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你就是闻苏木?! (第1/2页)
张弛是第二天上午醒来的。\|\|||c|c| 他醒来的时候,凤康已经写好了信,按叶知秋所说,命千植署送一些染病的蔬菜和土壤样本过来。并安排侍卫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叶知秋也选好了地址,正对照一叠图纸,跟多禄和阿福商议着建造蔬菜大棚的事。 她还连夜草拟了一份文书,列出了上百条有关建造大棚和向皇宫供应蔬菜的条款,将利益和权责分配得清清楚楚。 起初接到这份文书,凤康气得脸色铁青。然而看完之后,他心里就只有吃惊和佩服了。 他不得不承认,她所罗列的条款比他设想的要周到全面得多。按照她的方式,不止她,皇宫,就连他这个不想赚钱的中间人,利益都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最让他惊叹的,还是她提出来的“专人专责制”。如此一来,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找到特定的人进行核查。谁也无法推诿抵赖,更不会牵连到其他人。 她甚至给他提了建议,让他在恰当的时候放权,分散风险。 除了“深谋远虑”,他想不到别的词语来形容这份文书。准确地说,是写文书的人。 他被这份还是待定稿的文书深深地震撼了,以至于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与她独处的时候,他一开口就把盘桓心中多时的疑问问了出来,“你到底是谁?” 叶知秋被他问得心生警惕,“你什么意思?” “你知不知道,你花一夜时间写出来的文书,户部和工部大小官员合力写上十天半月,都未必写的出来?”说这话的时候,凤康的眼神之中有疑惑,有探究,也有不假掩饰的赞赏。 他去看过她开垦的荒地,掘的鱼塘。挖的沟渠,养的鸭鹅,建的作坊,参观过她盖的新房和学堂。虽然已经听张弛描述过了。可亲眼看见,还是抑制不住惊讶之。 她亲手创建出来的东西,并不见得有多么宏伟,却处处精妙,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被称作“自来水管”的竹竿,比如可以排水换水的“闸门”,又比如可停可启的“暖气”…… 还有这份言辞缜密,条理清晰,足以令户部和工部官员汗颜的文书。 他真的很好奇,她一个女子。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沈瀚之怀疑她是叶同已故的庶女,可他实在无法把她跟那位饱受虐待、失意而终的叶小姐联系起来,那么她到底是何方神圣? 叶知秋并没有从他的神和语气之中感觉出于己不利的因素,看样子他问那个问题,感叹的成分多过追究的成分。于是压下心头的警惕。只回答他字面的意思。 “我不知道户部和工部是怎么拟写文书的,不过他们的文书,应该是站在朝廷的利益上来写的,要考虑和顾全的东西有很多,跟我这种只为了一个人的利益写出来的文书没有可比。” 听了她这避重就轻的回答,凤康果然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目色沉肃地盯着她,似乎要将她薄薄的脸皮看穿一样。 被他的目光笼罩。叶知秋竟鬼使神差地想起了露台上的那个吻,不自在地挪开目光,“你还有事吗?没事的话,我要去做午饭了。” 凤康仿佛洞悉了她的心思,似笑非笑地睨着她,“今天没有什么本事要教我吗?没有的话。我不介意把昨天学的温习一遍。” 叶知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们至少要合作三个月的时间,你准备每天都拿这件事来跟我较量吗?” “为什么不?”凤康用倨傲又无赖的口气反问,“既然你挑了这个头,我没有理由不接招。怡励志。多好的事,何乐不为呢?” 叶知秋有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若不是她挑的头,还可以骂几句“流氓”之类的话来解愤。可现在,只有气结的份儿。 憋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随便你吧。” 说完转要走。 凤康眼疾手快,抓住她的胳膊将她扯了回来,低头,飞快地吻上她的唇,浅尝辄止。而后松开她,扬长而去。 叶知秋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咬了咬牙,决定不跟那个小气的男人一般见识,忍了。 看似占了上风的凤康,此时的心并没有她料想的那般愉悦。 他听阿福说她几乎一夜没睡,本想去表示一下关心,让她不要太过cāo)劳的。可一看到她的脸,嘴巴就不听大脑指挥,自顾自地说一些有失水准的话。 难道真如她所说,他的脑筋不清楚? 站在院子里懊恼加自省的时候,就见两匹马一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