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45、祈福积德 (第2/2页)
等人自我安慰了一番,也就撩开手不再提这件事情了。 如此一来过了几日,各府后院的风波总算是渐渐平息了。 恭郡王府的主屋内室里,九阿哥和黛玉两人肩并着肩挨着坐在一起,面前放着那本洛阳凭着记忆默写下来的手札。 “这里头的话全都是语义不通的,叫人看不明白。”黛玉小声疑惑道,“该不会有什么玄机在里头吧?” 九阿哥轻笑一声,道:“该是还有个引子才对。” 叹了一声,又道:“可惜洛阳还没找到……” 站起身,黛玉慢慢踱着步子,道:“那个引子只怕是很寻常的东西,要不然岂不是很容易引人注目吗?” 燕嬷嬷的屋子最多的就数医书药典了,难道是或是那些东西吗? “回头,叫洛阳找了机会再探一探吧。” 九阿哥应了一声“好”。 黛玉取出一个沉香木小匣子,打开来一看,里头正躺着两块玉珏。其中一块原是自己给九阿哥防身用的,另一块是自己上次回娘家,贾敏给的。 “哥哥说他用不上,硬把他那块也给了我。”黛玉语气幽幽的说道。 九阿哥看着那两块玉珏,眼神幽暗,“倒是没想到,这东西竟是林家祖上传下来的。”既不是出自贾家,也不是出自史家,竟是林家原就有的。要不是林家是根正苗红的旗人,九阿哥都要怀疑林家是不是前朝皇族的哪支遗脉了。 “听说这个原是一块完整的玉环,是祖父一出生就戴着的……”黛玉伸手摩挲着玉珏,想着自己回娘家那天,自己娘亲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其实贾敏自己也弄不清楚这玉珏的来历,她告诉给黛玉的那些还是当时林如海的母亲临终前说给她知道的。 “是不是叫人去查查林家祖上呢?或许会有所得也不一定……”黛玉看着九阿哥提议道。 “嗯。反正燕嬷嬷那头一时半会儿的也查不出什么来。” 第二日,九阿哥就叫人给李卫带信,转道儿去查了林家祖上的事情。 康熙如今已经半隐退的状态,只每五日出席一次大朝会。小朝会和奏折如今都是太子出面在料理。 九阿哥找到太子,提议说要不要放一批年纪大的宫人出宫去,以为康熙的健康祈福积德。 “皇阿玛自登基以来,一直是力求节省用度,好保证供应给西北大军的军费的。宫里的宫人冗员过多,其间费用不少。再者,那些年纪大的宫人在宫里头多年,不少人都占据了高位,彼此之间拉帮结派,互相掩护,难免做大成患。倒不如索性将他们放出宫去,如此一来低下的那些小鱼小虾没了领头,自然也就不足为惧了……” 头一条理由听着是冠冕堂皇,但是真叫太子爷点头答应的却是第二条理由。包衣世家的结盟如鲠在喉,叫太子爷日夜难安。暗卫、九门查访了那么久,也没能把底摸清楚。这时候,九阿哥突然有了这么个提议,不能不说确实是很叫太子爷动心不已的。 “九弟能一心为皇阿玛着想,真是孝心可嘉。”太子爷笑眯眯的夸赞道。 “哪里哪里,全都是二哥教导的好。”九阿哥眯着桃花眼谦虚着。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对视一眼点头笑了。 内务府的动作很快,赶在新年以前放了一大批上了年纪的宫女太监嬷嬷们出宫去了。 不少的人家提前得了消息的,全都赶了过来接自家的姑娘或是亲人回去。 当然,也有家住的偏远的,或是早已没了亲人,内务府也是发了一些银两给他们,叫他们自己谋生去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监巍颤颤出了宫门,早有一个小子知机的上前扶着,“爷爷慢着些,孙儿扶着您。” 那个小子,一张圆圆的脸,瞧着倒是个很有福气的样子。 老太监没有动,只是看着那个小子不说话。 那个小子也不恼,仍旧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袖子一抖,一枚模样小巧的银制刻着一个“玄”字的令牌便落到了手上。 老太监面无表情,只是瞳孔一缩,再看向那个小子的时候,脸上便带上几分笑容。 “小子叫福生,是您的孙子。” 说着,福生重新扶着老太监往一辆普通的马车那儿走去,边走边道:“咱家离着京城有些个路程,靠着大相国寺那里。虽说偏了些,但是景儿却是不错。以后没事儿的时候,孙儿陪爷爷去山上转转……”R115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