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试杀(呈堂证供,未完待补充) (第1/2页)
隔了太久,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面的情节。话说,连我自己都不止一次的怀疑,我能够按速度完成正文,却将这个番外给TJ了。 那可真是个笑话了。 然而完成这个故事还是有难度的。记得出上一章的时候有读者说,我太早将矛盾抛出,这场好戏也就减了很多精彩。 但是,前面的一直只是前奏,所谓的附带故事。 我真正想要完成的,也是写这个汉武朝第一案的初衷与主体,是这一张试杀帖和之后的十一张杀帖。所以对之前的情节设置,没有太放在心上,设定太尖锐的冲突。 蛮庞大的设定。 仅仅这张试杀帖,要为每一个人选择一些适合他身份或事迹的词句,就花了我几个月的时间,(当然也是因为我懒),到现在都没有完成。 那么我想,算了,还不如抛出来,让大家一起想。我也可以继续往下写。 以上。 ************************************ “也好。”平阳长公主微笑道,“久闻张大人是治案能吏。虽然只是一个游戏,但已经进行了几天,我也是很想知道真相的,希望张大人能锐眼识真相,判出我们这些人中,哪三个人是杀手。” 真是一个棘手的差事,张汤苦笑想着。不过是一个游戏,看似缜密精巧,但到底也不过是个游戏,竟要劳动他和汲黯两个当朝重臣审理。说到底,竟是将他们拖下水了。 而这个所谓的游戏,真有缜密的逻辑,让他们能推出谁是杀手么?若是判错了,又让他们这些人脸面往哪里摆? 身边,汲黯拱了拱手,问道,“请问长公主与娘娘,此游戏的规则与细节如何?”面上神情肃然,竟是一派将之当作国家大事慎重对待的模样。 刘婧便把眼看着陈阿娇。 自然是不好让阿娇或是刘陵亲自解说的,流光便咳了一声,盈盈上前道,“两位大人,还是让婢子来解说吧。” “几位主子玩的这个游戏,说穿了便是角色扮演。共有四种身份:游侠,杀手,捕快,大夫,另需一个主持人。我们共有二十八人参加这个游戏,婢子奉陈娘娘和我们长公主之命,忝为主持人。按抽签决定身份,共有杀手三人,捕快两人,大夫一人,余者为游侠。杀手互相知道彼此身份,余者不知别人身份。” “游戏开始前,各人交上一份试杀帖。写一些与自己相关的诗词字句,统一誊写,作为之后判断推理的依据。” “然后,每日里,杀手在杀手阵营外分别选一人,做杀帖杀之。” “捕快可以选一人,向公证人验证该人身份。但不得直接外泄。” “大夫可以选一人施救,若当日该人正是被杀手选择所杀之人,则该人获救,可不必死。否则,施救落空。” “三张杀帖若出,则被害人可以诈尸复活,控告他们怀疑可能是杀他们的人。存活之人则投票决定他们觉得可能是杀手的人。当天得票最高的二“人死亡出局,公告身份。” “不知道,”流光微笑着问,“两位大人可听懂婢子所言?” 张汤听得头昏脑胀,被这个杀手那个游侠的绕的转不过来,望向身边的汲黯,见汲黯也是一脸茫然状,便知他多半也没听懂。 但是,这是在陛下面前不好承认的。张汤咳了一声,问道,“既如此,那个试杀帖何在?” “在婢子这里。”流光嫣然一笑,取出呈上。 息岚阁上好的雪花笺上,字迹娟秀工整,出自一人之手。张汤看了一阵,又递给汲黯,二人看了许久,面上阴沉不定。 上座之上,刘彻微微一笑,吩咐道,“递来给朕看看。” 杨得意低声应了一个是字,走到两位主审大人面前,接过雪花笺,转身交给刘彻。 刘彻展开雪花笺,便见笺上盈眉处写了两个字:试杀 平阳长公主刘婧:(未想好待补) 堂邑翁主陈阿娇:(待补) ************************************ 悦宁长公主刘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纳兰容若《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 刘陵: 十里桃花霞满天,玉簪暗暗惜年华。 花下影单倩谁护,愿作鸳鸯不作仙。 ************************************ 曹襄:(待补) ************************************ 冠军候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小霍原创,大爱,噢也!) ************************************ 长信侯柳裔: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 御前总管杨得意:(待补) ************************************ 骑亭尉薛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邶风•;击鼓》 ************************************ 萧方: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欲依本,爱yu为因,爱命为果。由於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 ——佛教《圆觉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