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记_365章 大结局(三)圆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5章 大结局(三)圆满 (第3/4页)

我陈家的人了,是我们陈家的儿媳妇,那皇后娘娘赐给你的嫁妆,皇上赐的匾额可都得进陈家啊,我们摆香案日日供着。你说好不好?”

    刘氏的热情,刘氏的笑让芸娘有些反应不过来,她不是最厌恶自己的吗?怎么这么热情,难道就是为了那如意和匾额?不会吧。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刘氏一直想让那个玉儿给她做儿媳妇,可官府来了人,查了李家,对她说明了真相,她才知道自己受了骗,上了当。

    陈家人把她狠狠的训了一顿,差点要休妻,她老实下来。

    后来又听说芸娘拿了总掌门人,得了皇上的嘉许,又亲自赐婚,她高兴的的不得了。

    虽然说他们才知道致远有个师傅,那个师傅也了不得,可听说芸娘又认了个兄长,这兄长竟然是个侯爷,她心里热切起来,不再觉得芸娘配不上她家致远了。

    再说芸娘有皇上和皇后亲自赐的东西,这可是宝贝,摆在家里,谁人敢不尊敬,有这样的儿媳,她面子上有光呢。

    芸娘并不知道这一切,只不过刘氏不再见了她就骂,她就满足了,毕竟她不想陈致远为难。

    赵家对于匾额和如意虽然也稀罕,可并不要求芸娘留下,毕竟芸娘嫁了人,理应把这些带入陈家,他们只要芸娘和陈致远和美,他们就满足了。

    众人迎着几人回了铺子。

    陈家人也没回去,铺子内摆了几桌酒席,他们边吃边谈。

    陈致远和芸娘还有月季把京城的事都说了一遍,听得众人唏嘘不止。

    吃罢了饭,芸娘三人拿出了送给众人的礼物,众人都很高兴,好东西,又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他们高兴。

    栓子下学回来看到两个jiejie欢喜坏了。

    巧花婶子家的两个孩子也正式给二人见了礼。

    晚上芸娘并没有回陈家,而是留在铺子内。

    赵氏拉着芸娘不断落泪,母女二人躺在一处说了大半夜的话才睡去。

    月季也和秦氏说了半宿的话。

    芸娘在铺子里住了三天,这三天大摆筵席,请了赵家,陈家所有的亲朋,和庄子内的人,镇子上林知县,林云飞,郑老爷子,王老爷子等人自然不用说,也都来了。

    赵宗才也从书院回来了,他此时已有了秀才的身份,和他同来的还有他一个好友,此人芸娘他们也认得,就是元宵节上有一面之缘的方明远。

    这酒席算是喜酒,让人知道他们已经成亲了。

    之后芸娘便住进了陈家,她把玉女掌门人的匾额留在赵家,把玉如意和天赐良缘的匾额带去了陈家,这些是不能送人的。

    走时她给赵氏留下了五百两银子傍身,虽然她以后会孝顺赵氏,可毕竟做人媳妇,不如做闺女方便,有了银子,不管有什么事,都方便些。

    她给月季了二百两银子,让她作为私房,留着以后有什么事用。

    给栓子留下一百两,让他进学用。

    给姥姥和奶奶一人五十两,让老人贴身收着,她们虽然不缺银子,可她给的又不一样。

    众人本不想要,可芸娘强自的给,最后都收了下来。

    芸娘进了陈家,日子过是也很轻松,最难处的刘氏都不再找她麻烦,她就没什么烦恼了,每天去铺子溜达溜达,和陈致远走走看看,夜晚更是甜蜜幸福,小日子过的不知道多欢快。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赵氏病了。

    现在赵家的铺子已经由芸娘上次相中的厨子掌勺了,除了王大娘和一个妇人帮着洗菜择菜外,赵氏,月季和巧花婶子都已经很少去厨房了。

    本以为能让赵氏享享清福,哪知道她却病了。

    芸娘派人去镇子上请了大夫,她和陈致远急急赶去了赵家。

    照顾了几天,赵氏的病虽然好转,可精神却有些不好。

    秦氏背后偷偷的找了芸娘,告诉了芸娘一件事。

    原来芸娘写信回来说要在京城完婚时,赵氏就病了一场,当时她是在厨房突然晕倒了,可把众人吓坏了。

    王大娘几人把她背出来的时间,刚好遇到赵春生和庄头进来,他们是想找庄头帮着盖点东西。

    听说了赵氏的情况,庄头二话不说帮着请郎中,忙前忙后的,过后又时常来看望。

    秦氏发现他对闺女有那么些意思。

    她试探过闺女,可闺女那时间就忧心芸娘,根本没心思想这些。

    现在芸娘是回来了,可成了人家的媳妇,厨房也不用她忙活了,赵氏的心就没了着落。好像一下觉得生活没了意思一样。

    秦氏的话芸娘默然,她能体会娘亲的心情。

    养大的闺女成了别人家的人,做母亲的心里都难受,都以后落差,还不好说出来。

    本来要是忙活着还能好点,现在不在厨房忙活,娘亲一闲就乱想了,想的越多,越爱钻牛角尖,说来说去娘还是心病啊。

    至于庄头。

    芸娘想到了几年前,那时间刘名义要轻薄娘亲,是庄头救了娘,想来那时间娘就对他生了不一样的心思吧。

    他应该也是喜欢娘的,不然何以他的媳妇死了多年,他家里的日子也不错,却没有再娶呢。

    芸娘不反对娘亲再嫁,只要她自己愿意,对方是个实在人,能对娘好,她就满足了。

    她和奶奶马氏,姥姥秦氏商议后,决定先探探庄头的意思。

    探口气的人回来说,庄头其实一直很中意赵氏,觉得她是个好女人,可他怕赵家和赵氏看不上他,后来赵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就更不敢高攀了。

    现在芸娘又这样风光,他就不敢做念想了。

    不过要是赵家不嫌弃,赵氏愿意的话,他非常愿意娶赵氏进门,他发誓一定会对赵氏好的。

    知道了男方的心意,芸娘又做娘亲的工作。

    可赵氏说什么都不同意,女儿才嫁人两三个月,哪有她这个做娘的还嫁人的,她说她一辈子不嫁了,就这样守一辈子。

    芸娘好说歹说她都不愿意,最后逼的芸娘说要搬回来住,不回陈家了,和她一起,好孝顺她,赵氏才哭着应了、

    她也希望有个归宿,有个人可以依靠,可她又怕人笑话芸娘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