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不要生气 (第1/2页)
照顾姜锦华的责任被二嫂领去之后,阿蕙就彻底放手了。 赵家就没什么大事。 日子安静的滑向了冬月。 阿蕙的印刷厂机器已经从德国到了新加坡,除夕之前应该能到茂城。 而三哥的出版社,后准备反而先开业。大家出钱出力,甚至戚海久和他的未婚妻欧阳幼睿也帮忙联系旧同学,编辑部很快就招满了人。 出版社取名,又让三哥大伤脑筋。 阿蕙说:“叫中华书局吧。” 她记得后来东沪有个中华书局,声名显赫。 这个名字,深合三哥的心意。 三哥用楷书写了“中华书局”四个大字,先给大哥看了,征求大哥的意见。大哥觉得寓意好,且大气,而且容易被人熟记,很认同。 三哥又拿给宁雍看。 宁雍大赞。 于是三哥的出版社,定名为中华书局。 冬月初七那日,廖士尧的第二个侄儿兆慎回来跟阿蕙说,教会学校冬月初十放冬假,一直到明年正月初十开学,整整两个月。 他想和明益出海玩。 “明益说,你们家的船常年去南洋和别的地方,能不能带我去?我从来没去过南洋!”兆慎拽着阿蕙的衣襟,撒娇道。 他在教会学校念书,成绩一塌糊涂,却打架名声在外,威震整个学校。美国老师以为他是赵家的亲戚,把大哥喊去说了好几次话,倘若兆慎再胡闹,就勒令他退学。 大哥回来就叮嘱了兆慎, 第二天,兆慎又把那个老师的儿子给打了。 还有一帮孩子跟着起哄。 美国教师的儿子比兆慎大一岁。因为血统的缘故,那个美国男孩高大结实,却被兆慎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狼狈不堪。 那帮孩子抬着兆慎,围着cao场走了一圈。把他当成了英雄崇拜。 兆慎就成了教会学校的孩子王。 首当其冲的。就是阿蕙的大侄儿赵明益。他最是崇拜兆慎,两人已经兄弟相称。论序齿、换兰谱,弄得有模有样的,让大人们看着笑得不行。 兆慎大几个月,就是哥哥了。 于是两人成了学校霸王团体的首领。 校长亲自发了通知,兆慎、明益和其他一大群跟着起哄的孩子全部开除,多大四十人之众。 大哥已经无能为力。只好去找市政府的人。 市政府的秘书长亲自出面,才把教会学校大开除的通知撤销,兆慎和明益就成了学校响当当的红人。 他们年轻小,却拉帮结派,已经成为学校最大的霸王团体首领。 对此,大哥时常训斥明益。却又无法阻止明益和兆慎来往。 兆慎住在赵家,总不能把他赶走,大哥还想把meimei嫁给廖士尧呢。 阿蕙笑着回答兆慎的问题:“海上风浪大,时常就翻船,我可不敢答应。等你二叔回来,问过他。他若是同意,你就去……” 兆慎嘟嘟嘴。 阿蕙就道:“你不去温书?这两日不是在考试吗?” 学校放假前夕,总有几场考试。 兆慎嘿嘿笑:“乱蒙呗!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又没啥用!爸爸没死的时候总是说。‘认得几个字就行,念那么多书干嘛。又不考秀才!像老子认不得几个字,不照样把那些龟孙子打得屁滚尿流?’” 他学他父亲的声音,故作老陈,逗得阿蕙大乐。 阿蕙笑了半天,然后才正经教育他:“你二叔就念过很多书!多学习学知识,别人就没法子欺骗你!” “可是…….”兆慎想了想,他二叔好像真的念了不少的书,一肚子学问,“我们家已经有个二叔了,我还要像他一样吗?” 阿蕙哭笑不得。 见阿蕙无法回答,兆慎就得意起来。他摇阿蕙的胳膊:“我二叔什么时候回来?” 民国初年通讯不发达,廖士尧走后的一个月,茂城的媒体才报道了长江发大水、造成了沿江地区灾情的事。 至于灾情如何,更是不得而知。 廖士尧什么时候回来,阿蕙就更加不知道了,他也不会给阿蕙发电报汇报行程。 “我不知道……”阿蕙不想欺瞒孩子,说道,“等事情办完了就会回来的。” “那下个月能回来吗?”兆慎又问。 阿蕙摇头,又说不知道。 “过年会回来吗?”兆慎问。 阿蕙不知道灾情是否严重,就更加不得而知了,依旧摇头:“不知道啊……” 她以为兆慎听完会嘟起嘴巴不高兴。 不成想,这孩子突然轻轻抱住了阿蕙。 阿蕙微愣。 “这是干嘛?”她失笑。 兆慎这才松开阿蕙,看着她说:“蕙jiejie,你不要生气。等二叔回来的时候,他会带很多好吃的给你的。” 阿蕙笑。 “我为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