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54 庆归楼 (第2/2页)
周叔父的远房侄儿。孙掌柜的大名,在下久仰了。”说着,又指着赵成孝道,“这是赵哥,同我虽是主仆名分,但从小一起长大,已是兄弟情分。” 孙守谦哪里知道秋仪之乃是假扮的周慈景的侄儿——两人姓氏不同,自然不能当众通报姓名——还当他同周家其他子弟一样不懂礼数,可嘴里却不能说出内心的想法,深深一揖道:“原来是少爷,小的这厢有礼了。” 秋仪之忙伸手扶了一下,说道:“不敢当,在下不过是个穷酸小举人罢了,哪敢称‘少爷’二字?” 何九公也在一旁接话:“我们也都是称呼‘公子’的。” 孙守谦对周家的底细也是知道些的,知道周家上下就盼着有个子侄,能够考取一官半职、光大门楣——想必就是眼前这个自己从未见过的远房小辈亲戚,说不定日后还能继承周家产业呢。想到这里,孙守谦终于意识到巴结好此人必无坏处,赶忙作了个比刚才更深的揖,愈加恭敬地说道:“公子,小人这厢有礼了!” 秋仪之不知道这短短瞬间,孙守谦脑海中居然打了这么一通小算盘,说声“客气”道:“在下看这安河镇风土人情都同幽燕不同,不知可否在此搅扰一晚?” 一旁端坐着的周慈景点头道:“我在黄河上漂了半天,也觉得头昏脑胀。索性在此休息一晚也好,守谦你去安排一下。” 孙守谦赶紧点头哈腰道:“庆归楼今天裙楼之内还有几间‘天’字号上房没有租出去,小的这就封了牌子,让下面人收拾收拾去!” 其实秋仪之要在此处逗留,看中的并非安河镇,更不是这庆归楼。他生性好奇胆大,不知被义父幽燕王郑荣和师傅钟离匡骂了多少次,也不见改,听孙掌柜说此间常有江湖豪客出没,就忍不住要见识一番。 于是秋仪之一个下午都没有上街闲逛,只叫了一壶茶,便端坐在酒楼大堂之内,就等着江湖豪客来访,自己也好看个热闹。没想到等了整整一天,一直到用过晚餐、上床休息,都没等来半个侠客,只好郁郁地合眼睡了。 第二天刚过卯时,何九公就逐间敲门轻声道:“过了黄河天气更热,早点起床,趁着早晨凉爽,多走几步路,中午日头大也好多休息会儿。” 秋仪之睡得早、醒得早,听见何九公叫起,便慢悠悠地穿衣起床。还没穿戴齐整,就发现自己昨夜分明好好摆放在桌上的那把西域宝刀竟不翼而飞了。他顿时慌得手忙脚乱,把整间客房都翻了个遍,可偏偏就是找不到这口削铁如泥的宝刀。 这可是把价值连城,不,是口有钱也买不到的宝刀啊! 秋仪之已是失魂落魄,冲出门去,见人就问:“可曾看见我佩戴的那把刀?可曾看见我佩戴的那把刀?” 正在手足无措之际,酒楼掌柜孙守谦却跑上前来,捧出一口刀,问道:“这可是公子日常所佩的宝刀?” 秋仪之定睛一看,这刀柄刀鞘装饰朴实无华,轻轻抽出,却见刀身上层层叠叠的花纹如云雾翻滚、又如江水奔涌——果然是他从天尊教毓璜顶总坛上获得的那口西域宝刀。 秋仪之喜出望外,一把抢过宝刀,端在手里看了又看,幸好这没有半分损坏,这才略略有些安心。他忽然又发现自己刚才的举止颇有几分失礼之处,忙对孙掌柜说道:“这口宝刀乃是在下心爱之物,方才在下无礼,还望掌柜包涵一二。” 孙守谦哪敢计较,忙道:“公子客气,公子客气了。” “却敢问掌柜的,是在何处发现在下这口刀的呢?”秋仪之一边将宝刀系在腰间,一边问道。 “哦,就挂在庆归楼大门的门梁上。我今早亲自去开的门,一下自荡落下来,还吓了我一跳。” 秋仪之赶忙跑到酒楼门口,见这酒楼造得高,正门也开得甚大,门梁到地面少说也有一丈来高。要想将宝刀挂在门梁上,要么站在马背上,要么骑在另一人的脖子上,要么脚下垫张桌子。可细观门前的地面,莫说是马蹄、桌腿的痕迹了,就是寻常人的脚印也不见一个。 秋仪之正在茫然间,却见赵成孝急匆匆跑来,在耳边轻声说道:“殿下,是不是你昨天晚上骑过马了?” 秋仪之惊问:“怎么?我那匹马也不见了吗?” “那倒没有。只是我记得清清楚楚,昨晚上我分明将殿下那匹青马拴在我这匹红马的左边,现在去牵的时候,却掉了个个儿。难道是我糊涂记错了?”赵成孝答道。 “不,我看其中必有蹊跷……” 话音未落,就听见不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脚步声。不一会儿,就跑来一群人,围了个半圆将庆归楼的大门堵住。 秋仪之见这八个人中:有和尚、有道士、有书生打扮的、有商人做派的、有拿着钢叉的、有握着锤头的、还有两个妇人——这不正是自己等了一天都没等来的江湖豪客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