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表明决心 (第1/1页)
散朝之后,崇祯皇帝又将朱慈烺叫进御书房谈心,可见他对这次事情的看重。 进入御书房,朱慈烺刚刚想要行礼,却被崇祯皇帝制止。 “烺儿,不必拘礼,今日父皇让你过来,是想跟你谈谈心。” 这倒是让朱慈烺一愣,再看向崇祯,果然他没有了平日里的严肃,只是笑着看着自己。 这一刻朱慈烺也仔细观察崇祯皇帝,这一看他竟然有些伤感,崇祯皇帝今年也就是三十出头,竟然满脸皱纹、头发也白了一半。 先不说能力如何,明知帝国将亡,却还如此兢兢业业,崇祯这种当皇帝的态度就值得人尊敬。 走到崇祯身边坐下,朱慈烺忍不住劝道:“父皇,儿臣离京之后,您要保重龙体。” 看着越来越懂事的儿子,崇祯皇帝最终问出了心中所有疑惑:“烺儿,你与朕说实话,你所说的方略是不是当年卢象升提出的?” “卢象升?” 朱慈烺明显一愣,再想到以前的太子朱慈烺确实跟卢象升学习过一些东西。 这才明白,为何崇祯皇帝会同意自己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担任五省总督,原来他以为自己所说的方略是来自于卢象升。 或者说,他认为自己提出的两个辅臣,就是卢象升当年推荐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心里乐坏了,以前担心皇帝细问自己如何回答,现在皇帝竟然给理由。 他自然不会傻到说不是了,而是恭敬道:“父皇英明,天下的事儿还真没有可以瞒过父皇的,儿臣所说的方略,确实是当年卢大人传授,也是他告诉儿臣,孙传庭和高宏图乃是大才,所以这次儿臣见南方战事出现危局,才斗胆提出。” 听到朱慈烺的回答,崇祯更加觉得亏欠卢象升,同时想到昨天接到的汇报:“烺儿,昨天刺杀你的人真多是建奴吗?” 崇祯皇帝思维直接一跳跃,差点让朱慈烺跟不上了,差点脱口就说出了不是。 干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这才道:“根据羽林卫现场勘查,确是建奴的人,他们的衣着打扮,武器均为建奴之人独有。” “这些建奴,简直太猖狂了。” 崇祯皇帝直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可是除了这样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几次建奴入关他都束手无策,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受难。 看着皇帝这幅生气的样子,朱慈烺有些无语,这个崇祯皇帝不会真没看出其中的东西吧? 不过仔细观察崇祯的表情,却似乎有些不对劲。 这让朱慈烺不由感慨,皇帝果然都是影帝,明明知道一些真相,却还装模作样。 让建奴成为背锅侠。 皇帝做戏,自己身为儿子的自然要配合,所以朱慈烺立马站起,义正言辞道:“父皇,儿臣发誓时报此仇,将来定率大军远征,让建奴知道,我大明不是可欺的。” “好,我儿有志气,朕等那一天到来。” 崇祯皇帝对太子愈发的满意,甚至这一刻他忽然觉得,摇摇欲坠的江山,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糟糕了。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崇祯皇帝才开始说让朱慈烺过来的真正目的:“烺儿,此去洛阳事关重大,你虽说自筹粮饷,可如今我大明境内天灾人祸,短期内恐怕难以筹集,朕从内帑中给你调拨五万两,先解燃眉之急。” 内帑可是皇帝的私人金库,这些钱是负责皇宫所有人开销所用,从内帑调拨银两补充军需,可见大明财政已经恶劣到了什么程度。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崇祯皇帝绝对不是像后世某些伪专家说的那样,内帑拥有四千万,却拖欠军队军饷。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是真没钱。 而崇祯动用了内帑的钱,宫中的一切恐怕都要削减,感动的同时,朱慈烺并没有接受:“父皇,动用了内帑的钱,宫中一应开销怎么办?儿臣万万不敢接受。” “宫中节俭一下,五万两开销足矣,更何况朕的内帑支出五万两,还剩八万多,足够了,这你不必担心。” 崇祯皇帝解释一句,然后又劝道:“这不是给你的,这是让你犒赏招募将士的,没有粮饷保证,谁能真心帮你剿贼,难道你想让朕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下叶天更加感动,堂堂皇帝,内帑竟然只有十几万两白银,竟然还没有朝廷某些官员富裕。 可是为了支持自己剿贼,却直接拿出差不多一半的银两。 哪怕他没有能力,哪怕他多疑,甚至杀戮名将。 可有一点,无法否认,那就是崇祯皇帝对大明朝的感情,对天下的感情,他本心还是希望国家能够早日恢复秩序,希望大明王朝能够摆脱危机。 感受到崇祯皇帝的诚意,再想到这些银子,若是能够真正用到战场上,确实要比留在内帑作用大的多。 想通了这一点,朱慈烺赶紧叩谢:“父皇,儿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这次定会将南方平定,还我大明百姓一片安宁。” “好……好……好。” 崇祯皇帝扶起朱慈烺,一连说了三个好,可见他的期待。 看到崇祯皇帝如此表情,朱慈烺心有不忍,最终还是透露了一些历史事件:“父皇,昨日我和孙大人促膝长谈,通过分析张贼的习惯,感觉杨嗣昌恐怕是中了张贼调虎离山之计,张贼的最终目的,恐怕是襄阳城,还望父皇给他一些提醒。” 朱慈烺这话一出,崇祯不由皱起眉头,前几天他还接到杨嗣昌秘奏,说即将对张贼形成合围,旬日就可将其剿灭。 不过出于谨慎,崇祯皇帝也没有将这话当耳旁风,最终点头道:“这事儿朕会八百里加急,通知杨嗣昌的。” 说完,又劝朱慈烺,以后不要对杨嗣昌存有偏见,并且说他是忠臣。 朱慈烺则无语,杨嗣昌是忠臣可是也是权臣,这样的人危害远大于他的功劳。 不过这话他不敢说出口,只能应承皇帝。 最后要了一个在地方可以从实际情况,便宜行事的旨意,这才告辞退出御书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