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春风拂面,冬雪满人间 (第2/2页)
,有些懊恼道:“我说这么多干嘛,跟上那年轻人才是该做的,既然领了工钱,没理由不替主人家出力。” 说完之后杨不平自顾自走出去,然后是宋误,最后是捧着古剑的辛白味。 现如今这个江湖,好似在帝师王越剑仙叶长亭以及南唐剑冷寒水离开之后,又有不少人走进来,叶如晦和夏秋再加上辛白味三人是站在现如今的剑道巅峰人物,然后是剑阁掌教余留白以及剑士柳登科还有这一位吴误,之后的女子剑术大家郭然,以及那剑阁里的一对师兄妹,好似这剑林就算是遭受了冷寒水的一番屠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新木立于剑林,只不过能不能出一位和叶长亭一般的剑士还不好说,毕竟这一位,实在是太过于惊艳古今了。 更是让整座江湖都为之瞩目啊。 —— 叶如晦腰间悬着剑。 他来到陵安观星台,那个曾助帝师王越弄出第七境一剑的太常大人赵不言早已经离世,对于这个老人的离世,大楚皇宫没有声张,相比较于苑老大人的死,这一位知道的人不少,不过这一位离世之后,观星台并无新人补上空缺,这太常一位空悬。 叶如晦站在观星台大门前,忽然想起了当日离京之前王越曾来找他,说过那一剑的事情。王越虽说借剑一事颇让人诟病,但其实还算是光明磊落,出剑之前便说过他会出那一剑,若是功成,让叶如晦之后报仇也找他,只不过当时的叶如晦没什么感觉,除去觉得王越这老家伙对付自己小叔的手段有些下作之外,其余的事情还真没觉得什么,其实要真是小叔被他一剑要了性命,大抵也不会需要叶如晦替他报仇,这位剑仙这些年一直孑然一身,除去有个这么一个侄子之外,其实一直没什么东西值得他上心,更别说等他报完仇之后,世间便更是再无留恋。 倒是偶尔出剑,也都是为了叶如晦而已。 谁也不能否认这位剑仙对于这一位资质比他也差不了多少的子侄特别在意,就拿现如今来说,就算是江湖武夫们没有得以看到现如今的叶家一门两位剑仙同时处于江湖的局面,但有剑仙叶长亭一剑开天门之前,又有叶如晦成为这大楚剑林魁在后。 这两位剑道大家,其实一点都没有对不起这个江湖。 倒是江湖还有些对不起他们。 站立半响,叶如晦并未选择在观星台动手。 身形微动,走过街道,他来到书院藏书阁,登上二楼,从书架随意抽出一本书,翻看几页,书里还是有某人的批注。 那人在空白处写了这样一句话:满目黄紫贵,尽是读书人的朝堂一点都不讨喜。 叶如晦合上书,笑容苦涩。 转身下楼,走过那方小院,小院里主人未归。 叶如晦站在院外看着据说是自家先生种下的夹竹桃,默然无语。 离开书院时,倒还在某处看到那位据说要作出一篇绝世文章的学子,叶如晦难得停步,开口问道:“人间到底值不值得。” 后者不理会他。 叶如晦飘然远去。 良久之后,书院藏书阁有个老人缓缓登楼,来到二楼,他举目望去,准确无误的在某处书架上抽出刚才那年轻人看过的那本书。 叹了口气,放回原处。 作为这一座书院的院长大人,这位读书人神色实在是复杂,他靠在窗旁,喃喃道:“小师弟,这一天你也想到了?” 满楼之中,只余风声。 春风拂面。 院长大人怅然若失,缓缓下楼。 他下楼之后,有一阵春风拂过,将书架里某一本书吹落下书架。 书名旧国志,是某个大汉遗民写就的,成书于大楚元年,书中记载了大汉朝当年的种种,只不过并未在世间流传,只有书院有收录。 春风吹过书页。 还是露出了某人字迹。 “我愿清风拂面,也愿冬雪满人间。” —— 兜兜转转走过数条街道,来到皇城门口的叶如晦驻足。 身后三位高手在远处。 杨不平捂着头,一脸苦意。 宋误精神有些恍惚,这个年轻人还真是像极了那位剑仙。 辛白味胸前古剑颤鸣不已。 谁都不愿意看着这个年轻人走进皇城。 哪怕谁都不知道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要走进皇城。 https:///book_70926/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