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楚_第六十二章故事落幕(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故事落幕(一) (第2/2页)

年轻武道宗师在北丈原将那位北海王甘如的脑袋给拧下来之后,这北匈大军明显就是军心不稳,现如今已经算是苦苦支撑,远远没有镇北边军的气势来的汹涌了。而且据说,那位出现在北丈原的世间武道第一人,不仅杀了甘如,重创了北匈江湖,现如今更是一路北上,直到那座上京城,更是在大军之中扬言要去取那位北匈国主的脑袋,这光是听,都让人觉得血沸腾,这么多年以来,别说是取某位皇帝陛下的脑袋,就算是某位位高权重的亲王,也都没有,可偏偏这位,放出话来之后,并非是吓唬谁,反倒是真的去了。

    这最后无论成功与否,其实都注定是那位年轻人一生之中辉煌的注脚之一。

    这如何不让人心神摇曳

    武夫做到如此地步,自然算是潇洒至极。

    盛夏陵安,生气十足

    今黄昏,有位老家伙在清晨朝会递交了辞呈之后,在黄昏时刻租了一架马车缓缓出城,告老还乡。

    只是这架马车只不过离城二十里,便在一处官道被人拦下,拦下马车的年轻人正是御书台的少府大人,苏妄言。

    那位状元郎站在官道当中,朗声笑问道“后生有酒一壶,恳请严老对酌。”

    马车缓缓停下,有个苍老头颅探出车厢,浑浊视线看清那年轻人面容,呵呵笑道“老夫还乡,朝中诸位大人皆不知道,为何你苏妄言便知晓”

    苏妄言笑着扬了扬手里的酒,不曾多言。

    严明见这位三省之前的一把手,摇摇头,笑着走出车厢,与苏妄言在一旁的凉亭对坐。坐下之后,苏妄言从怀里摸出两个杯子,给老大人满上一杯酒之后,才问道“老大人为何此时离京”

    严明见一口喝尽一杯酒,开门见山说道“老夫入朝,乃是受一人所托,此人乃是高深的小师弟,也是那位已故书院院长的小师弟,名为屈陵,这老小子,是老夫见过最聪明的读书人,若不是他,或许高深这新政便早已经夭折,老夫入朝自然也是他的谋划之一,只不过世人现如今只说高老小子谋划此局甚大,是想着为大楚谋划个一统天下,可在老夫来看,若没有那人,此局难成,只可惜他早亡,要不然这大楚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只不过现如今此间事已了,大楚的局势已定,用不着老夫了,老夫本就不是这种醉心权势之人,现如今回到吴州授课便是,算是善始善终。”

    苏妄言笑着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严老不带着听雨返乡”

    严明见呵呵笑道“少年郎自然有少年郎该待的地方,老夫这一介腐儒,行将就木也就罢了,怎能让这个少年郎也跟着回乡,他留在陵安,等着能参加朝试了,要是有这份福气,自然一朝成名,若是没有,官场蹉跎半生,倒也想得清楚些东西,说到底,我这个老头子,管不了太多了,让他自己琢磨也好。”

    苏妄言坦然笑道“严老心宽。”

    严明见缓缓拿过酒壶,再倒了一杯酒,才平静说道“现如今这时局,是高老头花费二十年打造的,所以之后他要是真成了那种名臣,倒也不令人意外,倒是你们这些后生,想着要成就那种名臣,便难喏,你们没有了那种外敌环伺的局面,是好事,这注定要考虑的事会少了许多,要是真犯上几个错误,都不算什么大事,可也就如此,这便注定你们不管将大楚打造成如何一个王朝,都追不上高深的功绩了,如此来看,说不上好了。只不过你们若是这般想,倒是有些错了。高深所处之时局,能让他做出如此之事来,是有这个条件,而你们所处这个时局,做不了这类的大事,只不过时局未到而已,说到底都是各有各有的造化,不必多言,不必多说,做好份内事便可。”

    苏妄言对此一笑置之。

    这个年轻人翻了翻手,笑道“时也命也,苏妄言做不成宰辅大人那等救社稷于危难的大才,便做些锦上添花的小事并不难,只是想着做这些,到底这之后的宰辅之位,能不能给妄言坐稳了,不好说。”

    严明见笑道“你明明像极了那个屈陵老小子,为何担忧此时,苑文庭要是坐在宰辅位上,不过下一个高深,倒是你明明会有新气象,谁不想看看”

    苏妄言喝过几杯酒,尚无醉意,却是指着自己鼻子呢喃道“严老说我像那位屈先生,可那位屈先生的面都未见过。”

    严明见被一言而惊,他站起来看着苏妄言,忽然轻声道“其实还是那个年轻人才像极了屈老小子啊。”

    不等这小子回话,老大人站起,笑道“走了。”

    说走就走。

    苏妄言只能看着老大人的马车缓缓离去。

    他这两人都不曾知晓,有个少年其实站在远处,对着这马车一稽到底。

    那个在三四年之后便已经成为朝试榜首的年轻人,在高中之后并未第一时间去吏部报到,而是当即离开陵安,来到吴州。

    推开那座小院木门,来到那奄奄一息的老人前,已经说不上少年的林听雨看着自家先生,泪流满脸,他哽咽道“先生,听雨做到了。”

    那个气若游丝的老人摸了摸这孩子的脑袋,低声笑道“你是先生我的学生,先生哪里会不知道你的本事,你有今天,先生意料之中啊,只不过高中之后,为官便不比读书了,诚心正意四字倒是哪里都适用,周夫子在书里说,读书人”

    老人话未说完便已经闭眼。

    只是面容安详。

    于是这位状元郎,在高中之后,并未立即出仕,反倒是守孝三年,三年之后方才入朝,之后数年,一路平步青云,到了二十余年后,便已经是吏部尚书了。

    不过这位吏部尚书,一辈子不苟言笑,一辈子诚心正意,在职期间,不曾替任何一位官员评过有违本心的考评。

    等到这位尚书大人暮年辞官还乡之时,陵安半数官员送别,浩浩dàng)dàng)的送行队伍,让百姓惊且羡。

    再之后,这大楚便少了一位吏部尚书,多了一位教书先生。

    再再之后,这个当初的少年,便也化成一捧黄土了。

    林听雨,不过是林中听雨的闲逸致。

    可明见二字才难得,世人哪里可得明见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