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指使自传_第一百八十七章 励志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励志一 (第2/2页)

明了什么: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故事到此完结,具体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看到的时候就是不具名的,不知道是何人所写。不过,在这里,我们的确看到了人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将这个规划细细拆分,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发呆。而对于那些还在困惑、迷茫、郁闷、无聊中虚度光阴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呢?

    如果是我们生命中追求的东西,我们无疑要坚持。而对于那些无所谓的东西来说,过度坚持,则会更多地浪费我们的时间。所以,把精力花在你认为该做的、值得做的事情上,才更有意义。如果方向本身就是错的,一味坚持,只会把我们推向深渊。

    第二,我们凭什么坚持?

    一旦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我们常常会听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劝慰,“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

    对于坚持,我同样深信不疑。因为坚持的过程,是对我们毅力的一种考验,也是我们成功的必经历程。“磨杵成针”的典故,更是说明了这样一种道理。我们都渴望“平步青云”,但那种几率,还不如买彩票中500万更为现实。

    有一个人曾经如此分析,我也是醉了,回头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个典故:“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之所以能够磨成“针”,是因为“功夫深”。这个道理,世人皆知。但大家却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前提,那就是“铁杵”。要想磨成针,只有“功夫深”是不够的,还需要“料”——铁杵。如果是一根木棍,到最后只能磨成一根棒槌。所以,在强调“坚持”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还要问一句自己:“我到底是不是这块料?”如果不是这块“料”,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你到底是哪块料?如果放对了地方,木头也会有他不可替代的作用;否则,钻石也可能一文不值。这不是扯吗,人家要磨针,你扯个锤子做什么,还有料,我看你有脑子有包吧,你家的针是木头做的,你用木头磨针啊,你是不是脑子有病。

    那么,决定“料”的性质的因素又是什么呢?主要有两个:一是性格,二是优势。

    首先来看性格。

    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罗杰安德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相反,失败者们则总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适宜的领域获得成功。上帝是公平的,他对每一个人都寄予了厚望,他给了别人那样的天性,就一定会给你这样的天性,他让别人在这个领域成功,就一定会让你在那个领域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擅长的职业,有的人擅长这一行,有的人擅长那一行。无论是哪一种性格,你都应该接受它,并按照这一性格去寻找适合的职业。然而,遗憾的是,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的职业。

    所以研究这个有什么用啊,我也是醉了,这些人拿着这么多的钱,就研究这些玩意干什么啊,国家的钱多啊,让你们用都用不玩,想着办法研究,想着办法找课题,想着办法花呗。

    你们是不是企业找工作的时候,要先去找个鉴定机构评估来着,要拿着评估报告才能工作啊,我也是醉了,我真不知道你们做这个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来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