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7章 石英石 (第2/2页)
下不如问候大人,候大人或许知道一二。” 候恂脑门一黑。 可还得实话实说,至少天子在前不能欺君吧! 将那日苏白衣掩饰大气存在的试验大致说了一遍,然后道:“所以臣猜测,所谓气象,应该是这大气之象。” 众人惊骇! “这世上,果真有大气?” “原来还有大气!” “老夫真是想看看这大气是什么样的,他日路过归德府,定然要去拜访一番!” …… 严肃的朝堂,似乎一瞬间变成了学术研讨课。 崇祯还算平静的点了点头,又朝候恂问道:“那苏白衣根据气象预知天气之事,候爱卿可知晓?” “这个臣也知道!”候恂不敢隐瞒:“苏白衣预知天气,每言必中,至于商丘百姓争相问询,据说从未失言过一次,百姓称其为小诸葛!” “大才!”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脸上一会高兴一会阴沉,突然道:“候爱卿,你乡梓有如此大才,为何不早上报朝廷?” 候恂顿时变成了苦瓜脸,辩解道:“陛下,归德府是臣乡不错,可并非臣之辖所!” “那就是归德知府失职了!”崇祯很不讲道理的看了看王承恩:“回头给河南带个口谕,归德知府不举才,罚俸半年,让他在商丘再待几年吧!” 很不讲道理。 朝廷招揽人才本来就是凭的科举取士。 可皇帝不讲道理,谁还能跟他辩驳? 再说了,归德知府是谁? 一个小小的蚂蚁而已,谁会关心呢? “将这苏白衣招进京来吧,朕也想知道,这天象气象,到底为何如此待我大明?”刚刚的轻松一扫而光,朝堂上变得又紧张了起来。 内阁首辅温体仁躬身:“内阁这就拟旨!” “不必了!”崇祯皇帝摆摆手:“又不是什么机务,便以寻常的方式去请吧!”看了看身边的老太监王承恩,“着司礼监曹化淳,即日出京,南下寻苏白衣择日前来京师面君!告诉文书房,此事就不比入案了。” “是,陛下!” 之所以不愿下旨,还不让负责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文书房记录召见苏白衣这件事,是因为皇帝总觉得苏白衣纵然有才,也摆脱不了一般方士的身份。他不想给后世留下证据,像汉文帝那般被后世喷成“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君主。 …… 苏白衣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声明以及传到了朝堂,还引起了如此大的关注。 他一路奔波劳累,骑马到了亳州府,发现涡河根本就行不了船,只能再次骑马前行,花了二日时间到蒙城县,此处涡河稍微宽阔,可仍旧被冰封。 无奈,只好换了马车前行。 这速度便一路慢了下来。 马车走的慢,六日才道怀远,从怀远开始,涡河汇入淮河。 淮河乃是南直隶大河,虽然冰天雪地极其寒冷,河面却还是可以行船的,而且,淮河上船只往来不绝,颇为繁华。 从怀远去凤阳府便没有多远,苏白衣索性也不换船,就这么躺在马车上,一路吱吱呀呀慢慢行走,又费了二日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凤阳府。 中都凤阳! 这可是大明朝的龙兴之地,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老家,而且不远处的盱眙县还葬着朱元璋的父母,那可是皇族陵啊。 苏白衣没有任何想要观看皇陵的心情,在凤阳府住了一天之后,再次往东南方向走去。 石英石虽然产于凤阳,可远在凤眼东南的石门山一带,背靠女山湖,水运倒也通畅。 到了石门山之后,苏白衣才知道自己找对了地方。 石英石啊! 到处可见都是石英石! 虽然是第一次看到这东西,但仅仅就一眼苏白衣便认出来了。 有的是纯白色,有的上面略带一点点的黄色,他毫不怀疑这里的石头挖出来运出去之后,放在玻璃烧制炉中烧制,百分之一百能得到他要的玻璃。 关键的问题是,怎么运出去。 石门山背靠女仙湖,女仙湖北侧连接淮河。 从这里水运到淮河简单,但是从淮河往归德府运输,就有些难了。 首先,因为黄河改道之后其中一部分水道夺淮入海,一部分还进入了长江之中,所以整个江淮地区下游的河道很乱。 不可否认,一定能通过到黄河,可具体的水道不好界定。 必须要找打一个熟悉水道的人来做中间商才行。 第二个问题。 石英石虽然多,可都在山上,这里可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随便在这里开采石头难道官府会不闻不问? 怎么解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