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十二 偶遇贤王 (第1/2页)
教育是天启心中的一个永远的痛,当年自己以及孩子深受其害,无奈问苍天,无语两行泪。 这番理论放在如今这个专制皇权的时代,却将这位教书先生惊得肃然起敬,站起来恭恭敬敬给天启一礼,自我介绍道:“鄙人姓李,名德军,今日听公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过去李某自命不凡,嘲笑天下人,却不知自己也只不过是夜郎自大罢了!”说完,神色有些失落黯然。 天启摆摆手道:“先生过虑了,古人云;朝闻道,夕闻死,学海无涯,何处才是彼岸!” 说完,天启又掏出一本书,递给李德军,口中道:“我也只是云游四方,多长了一些见识罢了!这是我偶然得到一本教育儿童的书籍,觉得非常不错,对教孩子读书识字,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今日就送与先生,感谢先生的热情招待。” 李德军净了经手,态度恭谨,郑重的接过这本书,可见对知识的虚成,翻开书认真研看,脸上不时露出思索、又不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口中喃喃发声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好……!编的好……!”过了半响,李德军情不自禁的叫好, 对小言赞叹道:“这样才是教书之道,比过去的方法强多了。与公子刚才所说的“学而不厌,开拓创新”不谋而合,请问公子在哪里得到此书?著此书者,有大才、有大功与天下,有大功与……!” 天启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咳”了一声道:“在齐国的天启城,听说那里的小孩,就是按这本书教课,效果非常不错,听说这只是最基本的教材,还有比这还好的教育书籍,牵涉天文地理,机关术算之学,实用的很。” 听了天启的话,李德军神色复杂,用手爱恋的抚摸书籍,一边翻着书籍一边感叹,眼神中不时露出向往之色。 “李先生再家么?”一个声音传来,打断了二人的思路。 二人转头望去,只见大门外边走进来两个人。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天启和李德军是在院中小亭吃的宴席。所以,进了大门的二人,抬眼便能看到二人,因此,也没用下人禀报,径直的奔着二人走了过来。 其中一人身长八尺,黄色锦衣,剑眉星目,俊颜如玉的公子,走上前来,对李德军拱手一礼道:“在下李显宗,见过李先生,本王知道李先生大才,有大抱负,因本王前些日子有事,没能亲自来请,望先生见谅,今日,本王亲自请先生出山相助,协助本王共同为朝廷、为万民谋福利。” 天启一听,原来这就是定贤王,本想找机会与之交流,没想到今天反而得来全不费工夫,看着表情,果然够虚伪。 李德军却还没有从天启话语中走出来,毕竟天启的言论,颠覆了常识,有创新,震撼了李德军的思维。 此时听到大才大能之类的话,心中惭愧,更是一声苦笑,摇摇头道:“什么大才能,李某过去不过是井底之蛙,我今日方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以后不要说什么大才能了,李某羞愧,以后李某要学习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实在是没时间,只能辜负贤王厚爱了。” 定贤王李显宗听了李德军的话,看出是拒绝了,脸上略微了露出愠怒以及失望的神色。不过,看到李德军的神情,似乎有些失常。 但是什么事,能让一个大贤神态失常,顿时引起了定贤王的思索。 观察李德军似乎刚刚受到了打击,这些文人只有在文采上真正不如人时,才会露出如此颓唐之相。 定贤王不愧头脑机敏之人,立即综合周围所有信息痕迹,判断问题就出在这旁边的年轻人身上,难道就是这个年轻人斗败了李德军,怎么可能呢? 这年轻人不会就是大才能之人吧!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奇人异事数不胜数,这年轻人见到自己不卑不亢,也不过来施礼,而且下人刚才上报,李德军似乎也对其恭敬有礼,肯定不是简单的人。 不愧是玩政治,一时间想了这么多事,定贤王想到便做,对天启拱手一礼道:“这位先生眼生的很?不知是哪里人士?敢问兄弟高姓大名。” 天启神态从容,站起来拱手道:“不敢,不敢!见过定贤王,在下四海为家,云游路过此地,偶遇李先生,得到李先生热情招待,我单名一个“言”字,定贤王叫我“言”便是。” “言!”一个字的名字,果然不简单。 定贤王礼贤下士的样子的确做得很足,拱手道:“那么本王见过言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