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十九 回到齐国 (第1/2页)
天启开口道:“无妨,是我们早到半日,与尓等无关,你等一路奔波劳碌,也辛苦了!” 江东坝立刻回道:“这都是属下应该的做的,能为城主效劳,是我等的荣幸!” 天启直接问道:“我安排的事,你都做好了吗?” 江东坝立刻自豪的说:“别说三千人马过境,就是上他们城里走一圈,也没什么问题。沿途关卡,已经派人疏通,一路食宿也安排妥当,属下随时为城主带路。” 天启听了,则暗暗皱了下眉头,这一路走过来发现,天启城的各个地方负责人,都存在了自大骄傲的心里,这种现象引起了天启的警惕,长此以往,对发展不利。 不过此时,不是纠结这个问题之时,只能等此事过后,让孙立等人慢慢梳理。 天启接着下令道:“今晚休息一夜,明日起早赶路。你也要戒骄戒躁,顺便和我说一下齐国的消息。” 江东坝连忙低头道:“谢城主教诲!” 杨延嗣等一些杨家嫡系子弟,也有些惊诧了。前几天还为自己等能穿越吴国边境外围自豪,不想让天启看扁他们,也想在天启面前显摆一下实力。 可你看看,我大哥这个二弟的一个属下,就能带自己三千多人穿越城池。 这得多么大的势力,顿时,一些杨家子弟都悄然的收起了傲心,对天启态度也越发恭敬起来。 这一切变化,天启自然看在眼里,这番举动,本也是有意为之。 遂听了江东坝的汇报,齐国的形式,天启已经能分析出个大概,大体上和大哥说的差不多,只不过江东坝的信息,更加细致。更有关于天启城的事情,让天启做到心中有数。 齐王听信谗言,被手下蒙蔽,引狼入室,被宋国和周国联合攻破都城临淄,而齐王竟然耍起了英雄气概要与齐国共存亡,错过了最佳撤离时间,导致齐国最后一点主力部队被歼灭。 好在有天启安排的后手,将齐王和王妃带出临淄,转移到了岳父的锦江郡城,如今联军已经接连攻破了齐国的各个城池,孤立了锦江郡城的外围,让锦江没有援军,现周宋主力部队,已经向锦江进军,如今可能已经到了锦江郡城。 天启听后,吩咐其他人休息,虎林卫自有自己的警戒习惯。天启自己则沉默不语,思索着解决办法。 第二天一早,天刚一放亮,众人便开始赶路。 江东坝这个富商还真不是吹的,一路上如走平地,三江守兵对这个衣食父母恭敬有加,沿途各地商号,提前准备好了上好的酒菜,让天启等人的行程快了不少。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便来到齐国边境。 距离齐国越近,天启城的影响力也越大,刚进入齐国,便有天启城的暗探,前来迎候天启,汇报齐国消息。 由于天启在越国得知消息后,便马不停蹄的往回赶,只惊动了齐国东北方面的商部人员,天启城在西南,此时还不知道天启已经回到齐国。 天启深为没有通讯等设施挠头,通讯太落后。有些消息,都是几个月前的消息,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如今具体情况,只能推算出个大概。 这个世界地大物博,势力混杂,快马送讯以及鸽子,也不是那么安全快捷,一路风险巨大。 天启来自信息世界,自然知道时间信息的重要性,对此早有准备。如今天启城已经开始培养鹰了,但目前,鹰的培训时间太短,还不具备送信条件。 天启回到齐国后,立刻开始忙碌起来,对商部暗探下达了各种指令,不断的有暗部成员被派了出去,遍布齐国四面八方。 天启也带领着三千多骑兵,来到最近的一处城池—新民,这个城池太小,还不足引起重视,因此还没有被周国和宋国占领。 当听到齐国传奇人物太平候来此,这里的主事急忙来参见,这个主事的叫潘真,是个文官,引领天启等人进城,叫手下安排杨延嗣等人,自己则引领天启来到府衙,给天启接风洗尘。 天启见新民城里的一切事务,都治理的井井有条,对这个潘真印象还不错。 宴席期间,天启询问潘真:“新民有多少可战士兵?” 潘真立刻答道:“新民原有士兵一万,但可争战士兵不足一千。” 天启皱起眉头道:“怎么这么少?” 潘真道:“我们新民并非险要地带,只有一些维持治安的乡兵,对付不会武功的凡人还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