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零二 讨伐宋国 (第2/2页)
鸣,好不热闹。但一个人也没有死,路由王撤城而逃。天启大军追击,但派的是三百万周国降卒,三百万降卒临阵倒戈,跟着路由王逃跑了。 此时,这些降卒之中,天启城的参军和这一段在降卒中招收的新参军,也随着降卒,一起回到了周国。 当然,这三百万降卒心里对天启万分感激,都知道天启是为了让他们堂堂正正回家,才孤身找路由王谈判的,让路由王带着他们回家,就不是降卒身份了,家人也不会被牵连。 本来周国降卒有六百多万,那些没有家人牵挂的,向往参军所说的天启城生活,选择留在了天启大军。 天启带着剩下的天启大军,进入了临淄城,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临淄城,天启再创辉煌,临淄百姓高喊太平候。 南宫长雄统领文武百官,暂时回到都城,开始了齐国各项政务管理。 接下来半年时间里,齐国各地郡城,均已收复,南宫天启的声望,在齐国一时无两,隐隐已经高过齐王。 天启在扫平齐国境内之后,带领着四路大军,来到了宋国边境,对这个背后插了齐国一刀的国家,决不能放过。 一定得给齐王老岳父报了这个窝心的仇,天启本来也不是什么大量的人。牵涉到自己家人,特别还是栩桐的父亲。听到老齐王被宋国气的吐血,天启就将宋国摆在了报复计划单上。 齐国如今已经恢复正常秩序,在大伯南宫长雄的主持下,以及天启城不遗余力的帮助下,齐国各地生产不但都已恢复,反而更胜从前。 齐国太平候南宫天启的大名,更是家喻户晓。 更有意思的是老齐王,子孙和妃子大部分都已经死于战火。剩下的几个也失散了,因此精神萎靡,身体日渐消瘦。 在天启城呆了一年后,精神才慢慢的恢复了。 南宫长雄带着几个大臣,去请齐王回归时,齐王和王妃反而爱上天启城的生活,两人过上了平民生活。不时的偷摸出去打零工赚钱养家。 直到南宫长雄和大臣去了的时候,周围邻居才知道这个老者和老妇人是齐国大王和王妃。 齐王推辞了回去当齐王的打算,一再提出要天启当齐王。而天启自然拒绝。 最后无奈,齐王当即指定南宫长雄为丞相,负责齐国大小事务,太平侯南宫天启,升为太平王,负责监国,总览齐国军政大权。 就这样将众位大臣打发回去了,齐王和王妃继续呆在天启城,过着普通民众的生活。而齐王本人性格就比较豁达,慢慢的与一些普通百姓打成一片,每天乐不思蜀。 这才是久居深宫未必是福,田园之乐也赛神仙。 天启升为太平王后,名正言顺的发起讨宋檄文,集合一千五百万军队,在宋齐边境克逊郡城驻扎。只等过了春节,天气变暖,就对宋国发起进攻。 宋国大王宋国卫,闻听齐国太平王南宫天启,在边境集结军队,准备讨伐宋国。对这个新晋的军神,早已惊慌失措,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在此次攻伐齐国战争中,宋国同样损失惨重,可战部队损失超过二千万。 虽然宋国可战军队,还有三千万。临时再招募五千万不成问题,可是南宫天启常胜之名,早已传遍宋国,特别是天启城百战百胜的骑兵和武器的精良,让宋国将领多番研究对策,也没有研究出什么有效的办法。 宋国卫亦曾想周国求援,而周国目前已经燃起了内战。周立球回到周国与周王开始了王位的争夺,自顾不暇。 让周国陷入内战,自己乘机消灭宋国,这本就是天启当初的对策。 齐国如今刚恢复,同时对两国发起战争,殊为不智。因此,天启根据属下情报网络的信息,对周立球网开一面,导演了周国内战的戏码,也不算欺骗,只不过是因势利导,水到渠成。与周立球都是双赢的局面,而周立球也对此心知肚明。如果周立球取胜,顺利称王,对周国也是损失最低的。为了周国,周立球也只能做出此种选择。 在天启城庞大的物资支持下,周立球的大军越战越勇,周王落入下风,如今周立球已占领了周国五分之一的领地。 次年阳春三月,阳光明媚,天气变暖。 天启带领天启城大军向宋国征伐,而宋国也早已准备完毕,在边境布置了二千五百万大军迎击。 为了个人的野心,无数的普通人牺牲流血,这就是命运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