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零四 宋国灭亡 (第1/2页)
天启很快杀到了宋玉国之处,宋玉国避无可避,迎上了南宫天启。双方很快的厮杀再一起,天启刚经过大战,力量真气有些不足。而宋玉国没有什么损耗,倒也抵住了天启的攻伐。但是,天启枪法精妙,士气如虹,隐隐占了上风。而宋玉国早已心无斗志,士气低沉。一盏茶的时间,天启一式百鸟朝凤,乃是龙战四野里的一记杀招。刺穿了宋玉国的咽喉。 宋玉国的死亡,带给了宋军的全面败北。 天启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不断收割着宋军的生命,骑兵的冲杀,早已经将宋军分割的七零八落,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宋军本能的逃亡、投降。 经过两日的追杀,宋军残兵只跑出一百多万,投降了七百多万,死亡一千余万人。 天启大军分出二百万人马将降卒送回齐国变卖。带领一千四百万军队,开始了征讨宋国的步伐。 天启的身体伤势,在几天后,又匪人所思的痊愈了大半。天启早已经对自己的强大恢复能力麻木了。 严复渠乃是宋国降将,如今对天启已经死心塌地,对宋国的朝廷人心动向,还有各地郡城守将都是比较了解的,短短的三个月,天启已经占领了宋国五分之一的国土。 宋国后期准备的几次抵抗,都倒在了天启的军的铁蹄之下。天启大军直指宋国的都城安北城,宋国君主几次请降,拿出巨额财富,弥补齐国损失。 天启对此置之不理,天启城刘春茂的商务部门乘机收买朝中大臣和各地守将。 严复渠、孔贯中等几位宋国的武王降将,也趁机劝说昔日的同僚和各地的高端战力。 为了维护统治,宋国大王召集兵将,征调民间财富,加大税赋,欲与天启拼个鱼死网破。 此举弄得民怨四起,士绅抵触,最后国民不堪重赋,纷纷反抗,与下面官吏冲突不断,时有杀官杀吏现象发生,弄得官吏人人自危,有的甚至慌忙辞官不做,导致各地失去控制。 就这样,在外扰内讧之下,半年后,南宫天启大军攻破都城,亲自斩杀宋国君主,宣告宋国灭亡。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势力,就是宋国背后的修仙门派。 在此次攻伐宋国都城期间,宋国背后的修仙门派铁枪门,曾找到天启,要求天启退兵。 天启承诺了继续代宋国上供为条件,并且将价码提高了一倍,才将这些铁枪门的修仙者打发了。这还是因为宋国皇室在铁枪门中的靠山,在一次外出当中,死于意外,没有人为宋国出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铁枪门毫不犹豫的丢弃了宋国皇室。也让天启见识到了,修仙者的薄情寡义。 不过和天启的前世比起来,也算不了什么,前世的年代更是金钱至上,笑贫不笑娼。这个世界的凡人之间,还是比较重情重义的,已经不错了。 而齐国背后的壁林山竟然没有出头,看来不是实力不如铁枪门,就是也收了人家的好处,放弃了齐王。 否则齐国要灭亡时,也没见他们出头。而且每年还好意思,向齐王伸手要贡品,天启将此事默默的记在了心里。 天启将张铁东以及严复渠等人留在了宋国,处理一切事宜,自己带领一应人等三万精锐大军,返回了阔别几年的天启城。 天启此时的声望,在齐国周边已经如日中天,无人能及。 天启回到天启城,第一件事,就是面见齐王和齐王后,恭敬的行了君臣大礼,请齐王重回都城,处理国事。 齐王看着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心情也是激动莫名。从心里来讲,齐王很是喜爱这个多才的少年,当时齐国已经接近灭亡,也是这个少年力挽狂澜。 可是这个少年也太有才了,能力似乎也太逆天了,根本不是自己能够驾驭的。自己剩下的子孙中,更是一些酒囊饭袋。而且大部分已经死于这场战乱。当初自己不回齐国当齐王,也有怕挡了天启的路,怕被暗害的意思。 齐王和王后看着南宫天启,二人虽然寄人篱下,但二人久居上位,对人性理解还是很深的,还能分辨出真情假意。看得出天启是真心的尊敬他们,二人比较欣慰。 齐王更是感慨道:“天启,齐国在我手中已经灭了一次,都是你才挽救了齐国,不如你就做齐王,管理这个国家吧?” 天启满眼真诚的看着齐王和王后,摇摇头道:“我从来没想过当齐王,我也不会做那忘恩负义之事,没有齐王和王后的抬爱,我也不会有天启城这块封地,我发展到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