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一 玄心 九十、良宵引 (第1/2页)
陆葳蕤在真庆道院已经等了一个多时辰,她在三清殿上跪诵《老子五千文》,蒲团边上摊开的那卷经文便是陈cao之手抄的,是黎院主留下的唯一的一卷,陆葳蕤看着书卷上那一个个精神饱满的行楷,又用指尖在上面轻轻摩挲,想着这书卷上的字都是陈cao之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心里就莫名的欢喜,仿佛那日在书房里轻轻碰触陈cao之的手背—— 陆葳蕤知道陈cao之有个逐出宗族的从兄妄图阻挠陈cao之定品,可她并不是很担心,她觉得陈cao之一定能定品,昨日她问了爹爹,爹爹笑道若是陈cao之都定不了品,那吴郡还有谁能定品?爹爹说了这话后又喟然一叹,说可惜陈cao之门第不高,不然定二品有何难! 小婢短锄在道院门前守着,远远的看到陈cao之与刘尚值这些人走过来,赶紧进去报知葳蕤小娘子,陆葳蕤便来到门前古柏下,看着陈cao之含笑从容的样子,原有的一点点担心也烟消云散了。 陈cao之走过来作揖,微笑道:“早间我上后山看过,茶花全谢了,葳蕤小娘子莫要伤心落泪啊。” 陆葳蕤眼里眸光荡漾,抿唇笑道:“不会了,我没上后山。”即命小婢短锄将两卷画轴交给陈cao之,说道:“陈郎君,这是两幅《虎丘芍药图》,一幅是我画的,另一幅是张姨画的——”又轻声道:“后日早些来见我爹爹,把画带来,辰时前到,好吗?” 陈cao之应了一声,陆葳蕤便即登车回府。 祝英台走过来道:“子重兄的陆府女弟子又来求教了?这是陆花痴作的画吗,让我一观如何?” 陈cao之道:“回桃林小筑看吧,贤昆仲与我们几位一起饮几杯春醪如何?” 祝英台道:“多谢,我从不惯与人聚饮——英亭,你若是想去便去吧。” 祝英亭看了兄长一眼,摇头道:“阿兄不去,那我也不去了。” 陈咸听说这两位是上虞祝氏子弟,便道:“陈某有一女嫁给上虞徐氏,听说徐氏有一女嫁给祝氏,不知贤昆仲识得否?” 祝氏兄弟对视一眼,祝英台答道:“祝氏旁支甚多,而我兄弟这数年来都是在外游学,并不知哪位从兄娶了徐氏嫂嫂。” 陈咸见祝英台神色有些冷淡,想起祝氏是士族,而陈氏、徐氏都是庶族,也就不再多问,岔开话题道:“可恨那陈流趁乱溜走了,要当堂严惩才是,这败类竟敢在庾大中正面前进谗言,若非cao之博览典籍、应对自如,这回真要被陈流陷害了,那败类肯定还要回钱唐的,我必上门殴之。” 刘尚值问:“子重,后来堂上似乎大乱,怎么回事?” 陈cao之道:“庾中正服五石散,行散不当,在堂上突然发作起来,是以乱成了一团。” 祝英台听了,微笑道:“服五石散,最忌积怒郁结,庾希以其最擅长的《周易》也没把子重难住,已经恼羞成怒了吧,后又得知是受了小人的蒙蔽,急火攻心,是以病发,子重兄这回更是要名扬江左了,把恃才放旷的庾氏家族的庾希气得半死,大司马桓温得知后也要拍手称快吧。” 祝英亭道:“庾希受小人蒙蔽,是为不智;辩难不如子重,是为不才,庾希是庾冰的长子,不智不才又无雅量,真可谓是虎父犬子,难怪保不住父辈基业了。” 祝氏兄弟对庾希殊无敬意,言语间更是肆意批评,丁春秋听得暗暗咋舌,上虞祝氏与他钱唐丁氏一样,都不过是末等士族,但祝氏兄弟竟敢如此肆评庾氏高门,真是大胆。 陈咸有些担忧,问陈cao之:“cao之,若那庾希就此一病不起,只怕你定品之事又要起波澜。” 陈cao之心想:“服五石散暴亡的似乎没有吧,不然的话,五石散也不会那么风行了,服散只会得慢性病。”说道:“他自服散,与我何干!伯父不用担心。” 祝英台道:“无妨,狂躁就是行散,不会有碍的——这事情传扬出去,子重兄定品更能确定不移,。” 陈咸一想,对啊,这些世家大族最重名声和雅量,若为这事挟私怨报复,不让cao之定品,庾氏家族真要声名扫地了。 回到桃林小筑,陈cao之展看那两幅《虎丘芍药图》,画的是虎丘剑池旁的芍药,取景角度略有不同,但一看就知画的是同一株芍药,画上的芍药花色鲜艳,绿叶滴翠,细看,一幅有雍容华贵气象,另一幅则清新明丽。 祝英台奇道:“怎么有两幅,不会都是陆花痴所画吧?” 陈cao之道:“其中一幅是陆葳蕤所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