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深情 二十四、好似相濡以沫 (第2/2页)
小郎君,柯亭笛。” 丁幼微带着两个孩儿上来了,微微喘气,笑道:“连润儿都比我矫健,好惭愧哦。” 阿秀道:“娘子在那边整日呆在小院里,哪有这样快活的时光。” 丁幼微看着陈cao之手里的柯亭笛,说道:“小郎要吹曲了吗,太好了,我是第二回听你吹竖笛。” 冉盛将两只折叠式小胡凳打开请丁幼微坐,丁幼微虽然有些脚软,但觉得这样坐着不雅,便让两个孩儿坐。 陈cao之执箫在手,看了陆葳蕤一眼,便开始吹奏起来,这首曲子是陈cao之根据后世那首著名的《致爱丽丝》的钢琴曲改编的,将洞箫无法表现的高低音处理掉,曲调悠缓缠绵,回环往复,一往情深—— 丁幼微和陆葳蕤都是听得痴痴如醉,爱恋的人不一样,真情却是如一。 流云飘逝,日光西斜,大约是申时二刻,小婢短锄提醒道:“小娘子,日头偏西了,我们要回去了。” 丁幼微便道:“葳蕤娘子,你随我一道离开,今夜就在我丁氏别墅歇夜,可好?” 陆葳蕤道:“很好,多谢丁家嫂嫂。” 一行人下山回到坞堡,丁春秋早早就从明圣湖回来,等得急了。 丁幼微和陆葳蕤一起去向陈母李氏辞行,陈母李氏看着这一对如花似玉的好孩子就要离去,心里万分不舍,老年人怕离别,很是伤感。 丁幼微安慰道:“阿姑,我现在不是能回来看望你老人家了吗,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后我还会回来的,阿姑要多保重身体,还要看着小郎结婚生子呢。”
陈母李氏高兴了,拉着陆葳蕤的道:“好孩子,好孩子——” 陆葳蕤很是羞涩,低声道:“陈伯母多保重,葳蕤以后还会来看望你老人家的。” 丁幼微与陆葳蕤一起向陈母李氏行“手拜”礼,请陈母李氏莫要相送,陈母李氏不依,定要送出坞堡大门。 此时斜阳犹烈,陈母李氏不敢强撑再送,便在大门外与丁幼微、陆葳蕤含泪道别,命陈cao之代她多送一程,宗之、润儿就不要远送了,怕中暑。 宗之和润儿挥动着九月间就能再见到娘亲了。 陆葳蕤邀邀丁幼微与她共乘一车,陈cao之走在牛车右侧的阴影里,车里车外一时都不说话。 来到那边松林边,陆葳蕤道:“陈郎君,你回吧。” 陈cao之道:“送到枫林渡口吧。” 丁幼微吃了一惊,说道:“这里到枫林渡口有近二十里呢。” 陈cao之道:“无妨,左右无事,就多送嫂子一程。” 丁幼微便微笑着安坐,斜睨陆葳蕤,陆葳蕤脸儿红红的,又不好再开口不要陈cao之送,人家那是送嫂子呢。 牛车辘辘,屐声踏踏,又行出三、四里,陆葳蕤有点不安,轻声对丁幼微道:“丁氏嫂嫂——” 丁幼微含笑低声道:“现在没有外人,你和cao之一样叫我嫂子吧。” 陆葳蕤连脖颈都红了,嗫嚅再三,叫了一声:“嫂子——” 丁幼微笑问:“葳蕤是不是怜惜cao之步行辛苦?” 丁氏嫂嫂会看透人心哦,陆葳蕤含羞点头。 丁幼微嫣然一笑,对窗外的陈cao之道:“小郎,坐到来德的牛车上去,莫要累着。” 陈cao之道:“嫂子,我惯走长路的,去年我去宝石山初阳台道院向葛师借书抄录,来回就是四十多里,从来都是步行。” 丁幼微便对陆葳蕤道:“小郎不听我的,葳蕤你对他说——” 陆葳蕤面红耳赤,说道:“让他走着好了。”这就很有娇嗔的味道了。 陈cao之就步行一直送到枫林渡口,斜阳残照,晚霞如火,江边枫林半红半绿,平缓流淌的江水霞光荡漾,一大一小两艘渡船都在这边,五辆牛车不能一次运过江去,得分两批摆渡。 丁春秋与陈cao之道别,先过江去了,丁幼微和陆葳蕤立在夕阳渡口,晚风拂拂,衣袂飘飘,好似临凡的仙子。 渡船去了又来,陆葳蕤临上船前对陈cao之道:“陈郎君,那幅画请你补全,以后给我看。” 陈cao之知道陆葳蕤说的是那幅半边金步摇头像,应道:“好,努力画得最好,你不满意,下次重画。” 陆葳蕤甜甜一笑:“只要是陈郎君画的,就不会不满意。” 陈cao之伫立枫林渡口,目送渡船过江,江心波光霞影,潋滟变幻,真是美丽非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