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弘文馆 (第2/2页)
直到后来受后梁封为吴越王,立下唐末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 “可是这和陛下任您为弘文馆学士有什么关系呢?”这下可轮到杜让能迷糊了。 “两者之间关系极大!据我所知,三皇子健和四皇子佶明日去弘文馆读书,某就是他们两个的师傅!”杜审权眯着眼睛说道。 “父亲是想通过三皇子来规劝陛下?”杜让能一下就想到了这里,看着自己的父亲问道。 对于自己儿子如此机智敏捷,杜审权已经习以为常了,他摸着胡须,说道:“没错,外间盛传三皇子敏而好学聪敏睿智,为父明日观察一番,若是三皇子真是雄才伟略,内有为父这样的贤臣辅佐,外有镇海军这样的精兵强将,大唐中兴指日可待!” 杜让能闻言连忙点点头,对于自己父亲这样的天真的想法,他是不赞同的,如今的大唐已经病入沉疴,须得大毅力的人打破重建,犹如汉光武帝中兴大汉,在造大唐百年盛世江山。 今天是李健第一天去弘文馆上学的日子,所以李健早早起来收拾了。 “殿下,宣微院刘典牧求见!” 如诗禀报道。 “哦?请进来吧!”李健说道,这个刘季述乃是刘行深的义子宣微院的典牧署,他来 做什么呢? “奴婢拜见殿下!”一声尖锐的声音打断了李健,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眉清目秀的太监走了进来。 “呵呵!刘典牧不必多礼,快快进来做吧!”李健笑呵呵地说道。 “殿下不必忙活了,奴婢知道殿下今天要拜师进入弘文馆读书,所以就将殿下拜师所需要的东西备齐,剩的殿下再差人走一趟典牧署!”刘季述说着,几个小黄门一人手里拿着一个红布盖着的托盘。 “刘典牧有心了!孤在这里就多谢了!”李健拱手说道。 “呦!殿下可是折煞奴婢了!给殿下办事儿,那是奴婢的福气!殿下还需早些去弘文馆,奴婢先行告退!”刘季述低着头倒退着身子走了出去。 李健心道:“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在历朝历代中都有成千上万的太监,暂且不去说他们的忠jianian好坏,但他们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懂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真是无所不能,有甚者更是权倾朝野,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到了如今太监已发展成为皇权卵翼下祸国殃民的一股特殊势力。究其原因,太监所受乃是腐刑,生理上的被阉割往往导致心理上的变态,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大太监,多数是祸国殃民的jianian臣,是导致王朝覆灭的不安定因素。 而且别看如今刘行深巴结自己,一旦有更大的利益摆在眼前,他会毫无犹豫地抛开自己,甚至对自己下手!” 李健早早的就带着两个弟弟来到了以后学习的弘文馆,按照大唐礼制,李健等人是要进入弘文馆皇族学习的,须有皇族勋贵的子弟陪读。 仅仅一个晚上长安城所有的各王亲勋贵、文武大臣凡是年龄和李健相仿的无论嫡子还是庶子都想进入弘文馆学习,最终李漼只让杜审权三子杜弘微、出身荧阳郑氏的户部郎中郑畋之子、前同平章事令狐绹次子令狐荣、神武大将军王宗实之子王卫新陪读。 今天也是杜审权第一次来给皇子们讲课的时间。 李健和四弟李佶拜师,自然是做足了全套的束脩之礼,一套繁琐的拜师之礼完成,众人才开始进入弘文馆内。 杜审权也不是迂腐的儒生,虽然下面好几个学生包括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知道所有的人都是三皇子李健的陪读。 所以《论语》《中庸》《孟子》一类的书,他不打算多讲。 对于李健自己来说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学那些圣人之道。而是学会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对李健倒是颇有助益。 一节课下来杜审权对于李健是非常的满意,自己所讲的每一件事情,李健基本上都能举一反三并且熟练地掌握住,李健没有皇室子弟的骄横跋扈,也不像课上神武大将军王宗实之子王卫新那么草包。 李健的谈吐举止充满着莫名的豪气,让杜审权如同伯乐发现千里马一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杜审权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伯乐。因为他在李健的身上,看到了大唐中兴的希望!他坚信假以时日李健必能一扫大唐的内忧外患,再现一个盛世大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