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盛唐_回纥仆骨(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纥仆骨(一) (第1/2页)

      回纥汗国又名回鹘汗国,它是由回纥部落药罗葛部建立。回纥人早期和草原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区别,也是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公元五六世纪时回纥人(又称韦纥)主要居于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到7世纪初时他们又活动在色楞格河流域。

      回纥人真正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是在公元646年,也就是大唐贞观二十年,回纥配合*攻灭了薛延陀。灭亡薛延陀之后,回纥人的势力如日中天越来越强,之后回纥首领药罗葛吐迷度自称可汗,但是好景不长,回纥人的这个汗国很快就覆灭了,所以历史上一般也不以其作为回纥汗国建立的标志。

      公元7世纪末至公元8世纪初,*厥的默啜可汗强盛,夺取了原来铁勒的故地。在其巨大的压力之下,一部分回纥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自己丰沃的草地,跋山涉水越过沙漠进入了河西走廊,之后便一直定居河西走廊。

      否极泰来,*厥开始变得衰弱不堪,回纥人的酋长药罗葛骨力裴罗于公元744年大败*厥,遂据有漠北,之后正式建立回纥汗国,而且回纥汗国也曾助大唐平“安史之乱”,收复两京。

      接下来便迎来了回纥汗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回纥汗国经过多年的征战,其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北至北海(如今的贝加尔湖)。

      不过公元744年,也就是大唐天宝三年,和回纥人的酋长药罗葛骨力裴罗同时自立可汗的还有回纥首领骨力裴罗,骨力裴罗建立了回纥政权(为了区分上文的回纥汗国)。

      而这时回纥政权控制的地区,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今阿尔泰山,势力也是日益强盛。只不过公元840年回纥政权却被黠戛斯推翻了,同时回纥汗国也在公元840年大败于黠戛斯,亡国于公元848年。共16任可汗,立国约103年。

      回纥汗国和回纥政权的灭亡导致大部分回纥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建立了甘州回纥汗国,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西州回纥又向西发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纥政权,另一支回纥人在喀什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但是经过回纥汗国再怎么样也立国一百多年,鼎盛时期控弦之士超过百万,所以回纥汗国灭亡之后也有许多部族沿着育水河跨过贺兰山脉来到丰州,在永丰、临河、丰安等地定居了下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方的六月天并不显得燥热不堪,草木葱郁茂盛,白杨树的叶子尽情的伸展着,给人们撑起了一片nongnong的绿阴,略显凉爽的微风轻轻抚摸着沁出汗珠的额头。

      远处便是永丰城,东西大约三十里.南北宽约二十里,永丰城墙高不到十丈多,墙头可行人,虽然有依稀可见的箭望塔,但是还是掩盖不住一股颓废气息的散发。

      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便一蹶不振,周围的国家趁机抢占大唐领土,导致大片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夺来的土地沦丧于外人之手。

      这丰州虽然没有被回纥汗国占领,因为朝廷的不重视以及草原部落频繁袭扰,导致百姓苦不堪言,颇有战力的天德军就此衰败,无力抵挡草原部落的攻击。

      丰州地处边陲,民风彪悍,百姓习武成俗,为防野兽及马贼,甚至草原部落来打草谷,而天德军又无力抵抗之时,丰州各大家族各自组家兵、建坞堡,而且家兵人数不定,少则一百多人,多则四五百人,而这些有防卫能力的坞堡自然也就成为了聚民成乡的首选。

      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寻求庇护,坞堡内住不下的时候,就在堡外聚成大小不一的村落,一旦有突发情况,百姓也能尽快躲进堡内。而这些家兵虽然平时务农,但是有外敌的时候则聚而抗敌,战斗力也算可观。

      仆固,又作仆骨,本是漠北九姓铁勒强部,在突厥汗国、*厥汗国、后*厥汗国时期已崭露头角,后突厥汗国灭亡後,一部分南下降唐,另一部分成为回纥汗国的重要部落。及回鹘西迁,仆固部更进一步演变为回鹘的王族,成为继药罗葛、阿跌之後,回鹘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