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生缘起,海川浮沉_第八十一章 曲折离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曲折离奇 (第1/2页)

      闻言,即便是大风大浪也司空见惯的吴启庭声音里也沾染了几分不确定。“你是说老宅子的那片地能够为我们所用?”

      老城区旁有几户毗邻的老宅子,柏丽最初也曾设想共同纳入老城区的改造规划之中,因为二者一脉相承,不仅完全符合项目的整体定位,也保证其完整性。

      在商业地产逐渐低迷的今天,柏丽打算以老城区的项目作为转型的切入口,将重心和定位转移,开启文化旅游地产的新模式。

      所以对老城区项目的设计规划不是大刀阔斧的革新,而是立足于她原有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想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她古香古色、原汁原味的风貌上进行重建,即便是加入现代化的元素也不能影响她原有的美感,立志要打造集历史人文于一体的极具特色古镇。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老宅子尽头的那一片素夕湖。

      虽然素夕湖委实算不得什么风景名胜,可却特殊的意义,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曾是海川赖以生存的源泉。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随处可见的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久而久之,记忆中那些那些古老的东西早已不见了踪影。人们一面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美好,却也开始怀念那些带着回忆的东西。

      而古老的素夕湖不偏不倚,正是这现代化都市里剩下为数不多的最古老印记之一。时光荏苒,她身上背着回忆的行囊,披着情怀的蓑衣,就像是一双眼睛,见证了海川的浮沉,也汲取了这座城市的记忆。

      古人也常说依山傍水必是风水宝地,若是能连同老宅一并整体开发,那么素夕湖得天独厚的所有优势就能为柏丽所用,必定能为这个项目增色不少。

      可这一提案仅停留在意向性阶段,虽然老宅子的规模并不大,就十来户人家,但拆迁难度却难乎其难。

      这里曾是海川的中心地带,住在这儿的老一辈们非富即贵,即便是到了今时今日也绝非等闲之辈。

      柏丽才不得不舍弃了这一想法,舍近求远想要快捷酒店的地来弥补老宅子的损失。

      可以豪不夸张地说,在海川,若是柏丽都办不到的事情,那么旁人更是不用痴心妄想了,故而也再没有打过连着素夕湖的这一片老宅子的主意。

      “不错。”季远唇角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淡淡的答道。

      吴启庭心中怀疑的成分居多,惊讶过后声音里多了几分玩笑的味道:“可拆迁的问题如何解决?当初不是没有去交涉过,那么多人都无功而返了,难不成这才没过几个月这幸运就降临了,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说是迎刃而解现在还为时过早,还有最后一户还在商谈中。”

      季远这一句说的云淡风轻,却叫在场的季柏川和吴启庭都为之一怔。

      沉默了片刻之后,吴启庭才回过神来继续追问道:“阿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啊?当初那几家钉子户不是死活都不肯搬迁吗?当时我们出的赔偿款那已经是市面上双倍,甚至是数倍的价格了,就算说是天价也不为过,怎么没过多久他们就回心转意了呢,难道真的是命运反转了?”

      季远微微一笑继续道:“吴叔叔,您说笑了,命运二字从来就是强者的谦词,弱者的借口,根本就无从谈起,不过是事在人为罢了。”

      这一句“事在人为”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却字字重如千金,就像是一粒强有效的定心丸一般安了所有人的心。

      吴启庭也舒展开了眉头,饶有兴致的问道:“阿远,那帮人当初是怎样的‘视钱财如浮云,视富贵如粪土’,如何不为所动,我可是见识过的。我倒是很有兴趣听听你是如何‘事在人为’的?”

      人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季远也一向觉得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可在老宅子的问题上,这一条显然是行不通的。不是因为那帮人有多么崇高的道德品质,而是人的需求本就有层次之分。

      有的人只求一温饱,有的人渴望金钱或是名利的加持,也有的人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向往更高的精神世界。

      他不是学者,所以无需去论述需求的高级和低级之分;他也不是圣人,所以也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人性的贪婪。

      在这场博弈之中,他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他从始至终都明白自己想要的、该做的究竟是什么?

      归其根本,也不过是一场利益的交换,只不过这其中的利益并不是单纯的金钱而已。

      旁人赞他是商界奇才,他不以为然,他从不认为自己高明在哪里,唯一的优势不过是早已洞悉了游戏规则。

      他以为,万事万物其灵魂精髓不过是一个儒字。我们的先人造字何其智慧,这一个儒字,不仅是中国最正统思想的核心所在,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