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春秋_第八章之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之六 (第1/2页)

    第六节刘邦称王

    ㈠

    刘邦千辛万苦一路走来,眼下好说歹说也算是一个王了。别人过节,喜气洋洋,锣鼓喧天,恨不得天天过节日。刘邦纵有一万个不愿意,他也不敢公开表示不满,相反,心悦诚服的接受是唯一选择。毕竟是一个王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项羽派来的使者说:”恭喜汉王!贺喜汉王!项王托我前来问候你,你的病好点了没有?这么隆重的仪式,你都不来参加,未免太遗憾了!”

    刘邦装作要努力从床上爬起来的样子:“多谢项王挂念,老朽也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汉王安心养病就是。”

    “改日我一定登门拜谢!”

    “谢就不必了,只是项王分封立即生效,希望汉王早日启程到达封地。”

    “等我好点,一定一定。”

    “你的病到底怎么样啦?”

    “不碍事的,身体好一阵坏一阵的,最近却似并不严重了!”

    “项王的美意和意思我均已转达,告辞。”

    刘邦示意身旁人送送使者。那人早已走出来老远,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怎么办?怎么办?”刘邦一个劲的捶胸顿足,唉声叹气。

    张良劝道:“项王的决定是无法更改的,你更无力对抗项王,眼下还是识实务者为俊杰,只好按照他的意思办了!”

    “此时此刻,连子房也无能为力了?”刘邦用哀求的眼神看着张良。

    张良苦笑着摇摇头,然后又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你什么意思?”

    “是的,汉王,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张良的摇头表示尽力而为,却又无能为力。他的点点头表示,其实这样的结果,也不算太差。

    汉中之地,虽然交通很不方便。但它沃野千里,气候湿润,稍加开发,便是个天然粮仓。刘邦一头扎进米缸里,他如果只想当个快乐逍遥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草头王,应该心满意足啦。

    如果真是这样,历史上就不会发生高潮迭起,悬念丛生的楚汉相争了。

    史学家会说,韩信也许真的因此英雄无用武之地,从历史的档案中彻底消失。在他们看来,韩信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帮助刘邦消灭项羽,别无他用。韩信只是一枚证明刘邦会用人的棋子,而不是一个有自己主见活生生的人。以后发展进程告诉我们,可笑,可悲的想法!

    可悲的是,韩信愚蠢至极,真的走上了这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可笑的是,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条道走到黑。大家都在摇头:这样的人,无可救药。

    所以是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

    刘邦的粉丝们大多希望如此。

    对于韩信抱有同情大希望的人却不答应了,这个结局他们是无法接受的!即使他不能一统天下,至少应该功成身退、逍遥于山野之间,过一种与世无争神仙一样的日子。

    关键时刻,的确有人提醒过他。可是韩信固执己见,谁也不听那又怎么办呢?路是自己选的,不要去怪任何人。

    ㈡

    萧何的工作量突然增加:既然刘邦是一个王了,那么一个王国的规章制度全部要建立起来,一样也不能少。

    他根据秦宫留下来的档案资料,首先礼仪这一套,不能马虎。从此以后人们见到刘邦,不能再老哥长大叔短、拍肩握手那么随便,必须伏地磕头目不能仰视,口呼:“吾王!千岁千千岁。”刘邦也得客客气气回敬:“爱卿平身,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接着一个王国的管理机构也相应而生。大王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握有政治、经济、人事、军事大权。他的手下设丞相一名,负责协助管理大小一切事物。往下再设吏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户部六部,分别管理对应具体事物。全国土地人口实行郡县制。反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最后制定一部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这项工作因为前面有了初步的约法三章,简单好用,深入人心,一目了然,大受欢迎。这一次工作量相对就减少了许多,照搬照抄稍加完善,便可以大功告成!

    这些条条框框东西对平时随随便便的刘邦来说,简直就是唐僧口头的紧箍咒似的,越说越烦越说越没劲。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头疼的老毛病症状越来越严重,他多么需要一个自由、浪漫的天空!

    但每当他看到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样子,别人在他面前毕恭毕敬俯首帖耳,他又非常满意,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了,规矩是用来约束别人的,我是大王可以法外开恩,这是我的特权!每每想到这里,他认为礼仪、法律、机构的设立,非常有必要。

    “萧何,这段时间你辛苦啦.”刘邦说.

    “为汉王分忧,理所当然,并不觉得累。”

    “人又不是机器,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哪有不累的!”

    ”汉王,最近一段时间,你不是一直在养病吗?”

    刘邦赶紧把萧何的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