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之八 (第1/2页)
第八节石沉大海 (1) 刘邦似乎是一个很知道满足和享受的人。 他才刚刚从项羽那儿脱困没多久,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整日沉醉在声色犬马之中不能自拔。 一般官兵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反正天高皇帝远,彼此互相管不着。你干你的好事,关我屁事! 刘邦也鞭长莫及,恐怕即使有心也无力,哪里管得了那么多破事! 如果刘邦完蛋了,大家大不了一拍两散或者重新找一个好人家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可是他身边心腹大臣、家乡兄弟想法就大不相同了。 他们都眼巴巴地期望依靠着刘邦这棵参天大树出人头地、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倒霉,殃及池鱼。他们把自己的一生前途都押在这位大老板身上。 他们不希望刘邦仅仅是个只顾眼前利益根本没有长远打算的浑浑噩噩稀里糊涂的草头王。如今呢,刘邦好像忘了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击败项羽一统天下,变得心安理得乐不思蜀了! 萧何他们暗暗发急,很想找个机会劝劝刘邦保持清醒头脑。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旧事重提。 韩信,其实只是刘邦集团为了对付项羽暂时请来的帮手。 一旦项羽消失,他们如愿以偿达成目的。他们暗暗窃喜同时,却又心里七上八下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总觉得韩信是个巨大威胁,放在身边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 如果韩信能够早一点想明白其中厉害关系,在携齐王之威至少三分天下,同时又能够在左右楚汉相争形势的大好有力条件下,做出一生中最重要、最明智、最关键的抉择。他又何至于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还要连累一家老小、亲朋好友呢?! 才能只是一个人某一方面的东西,看人识人也是一门高深学问。只有内外兼修深思熟虑,方能真正成就一番大业!否则,就算一时风光无限好,也未必长久。 试问,历朝历代那个皇帝不是为了坐稳自己的江山,他们心狠手辣什么事干不出来?! 他能让你高高在上权倾天下富甲四海,你的文韬武略绝世才华为我所用。可是你一旦不识好歹、不知进退,那么大祸临头也为期不远了!就算你规规矩矩,忠心耿耿,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他也不会轻易放过你。他必然处处设防、压制你,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就是可敬而可怕帝王之算术! (2) 项羽不断收到利好消息,高兴的不得了! 他起初是不把刘邦作为对手的。 只是后来,刘邦先入咸阳者为王,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还军霸上,鸿门宴上卑躬屈膝随机应变全身而退,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又是闭门装病啥也不说,弄得项羽十分头疼而又无可奈何。他这才将刘邦重视起来。 现在看来,这刘邦你只要稍微给点甜头,就特容易满足。 项羽一颗悬着心总算慢慢落了地。 范增却是个老狐狸。他说:“项王,你不能被刘邦的假象所迷惑,说不定这老小子又在背地里鼓捣出什么阴谋诡计来?咱须时时加以提防,半点马虎不得。” 项羽说:“亚父,你未免太小心谨慎了!如今的刘邦,一不会带兵打仗,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二他的封地四周全是高山,通往外面道路又艰难险阻,他这辈子就老老实实待在汉中吧;更重要的是,瞧他现在这副德行,哪里是干大事的人!” 虞姬怕他俩吵起来,说:“公子,亚父全是为了你好。” 项羽马上住嘴,说:“亚父,您劳苦功高。寡人给您赔罪了!” 范增惊慌失措,跪倒在地:“大王,请不要这样,折煞老臣了!” 虞姬从里屋拿出美酒佳酿,说:“公子,亚父,来!大家干一杯。” 顿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其实,刘邦心中苦闷又有谁知道?他外表看起来轻轻松松、满不在乎,他的内心深处却是焦躁万分、痛苦异常! 萧何苦苦寻觅的对付项羽的大将之才,不仅是没有任何战斗经验可言的菜鸟,而且还曾是项羽手下的一条看门狗。寡人倘若重用韩信,不仅众人不服,一旦传出去岂不要笑掉众诸侯大牙? 寡人破落到这份上,这辈子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他只好把自己天天灌醉,借酒浇愁愁更愁。 刘邦如此消沉下去,大家慢慢地对他失去了耐心和信心。 “大王刚入秦川时的迫不及待、意气风发那里去了?” “我到这里已经好几个月了,也不见大王cao练兵马、励精图治。这样下去,猴年马月才能反出汉中回到故乡见到亲人?” “最近一段时间,大王朝三暮四、喜怒无常,上午讲的话才到傍晚就忘得干干净净,教我等如何相信他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这样下去,大家没有盼头了。” 大家窃窃私语,纷纷摇头。 “西楚霸王是何等威风人物,就算汉王再修炼十世也不是对手!” “大王知道自己打仗不行,他不是一直在苦苦寻找项羽的克星吗?” “如果那人真有此等本事,他早就另立山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