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人与豺狼 (第2/2页)
流血,各村各寨还有一个上头的组织。 每寨有巫母和村老二人,巫母是由上面传承下来的,继承制,村老由寨子里人口最多的那一支挑选优秀男子担任。秀秀就是下一任巫母,而下一任村老,如果不出意外,应当是珞伏山。故而刚才有人说秀秀,是他一家人。 巫母在寨里主持日常事务,既是村长也是村卫生所,还是村里的信仰。 村老常年在外,和其他村老共同组建一个议会之类的东西,协调各寨的矛盾。但议会里也是凭实力说话,有的寨子人多力众,说的话也就有份量。 珞秀秀这一寨人少,只算的末流一类。故而刚才得知是同族偷鸡之后,巫母支开徐清,是去做大家的工作了。无非是让大家先忍一忍,查清楚对方是谁。如果不是大寨,螺头村也能联合几个有亲的闹一闹,若是大寨,若是没有死证,可能也就这么完了。 这么一层层关系在此,听得徐清晕头转向,他只得出一个结论,似乎那个村老组建的议会,就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而秀秀话里一开始出现的“知县”一角,似乎没有作用。 于是徐清问道:“秀姑娘,他们动用私刑,难道县衙就不管的吗?” 珞秀秀看傻子一样看着徐清:“你还见过管这些事的县老爷?” 徐清呃了一下,回到:“见,见过……” 珞秀秀狐疑地看了一眼徐清道:“那就怪了,我们县老爷除了征粮纳税,拉丁服役的时候才派跑腿出来,平日里见不着的。” 徐清挠挠头,想到一个词——土官,大一点的兄弟民族都会有类似的自.治.区存在,掌管赋税刑法,可螺族这种小族就不一定有。 秀秀忽然提议道:“好了好了,不说那些了,我们去找珞布老爹玩吧?” 徐清问道:“珞布老爹?” 秀秀轻哼道:“对啊,那天和我一起撑船的,别跟我说你不记得了?” 徐清恍然:“哦,我记得记得。”说完,看了一下周围,雪还在下,小了许多,但没有马车还是走不得。 如在白帘里行走,剥开一排白帘,却见一屋立在旷野。茅屋不破,升起烟火,在这雪地里,无疑是多了一团暖意。 “珞布老爹?”秀姑娘敲着门唤道:“珞布老爹,开开门啊?” “秀秀来啦,今天想吃什么……”珞布老爹开门看见徐清,顿时语滞。 “珞布老爹是打渔的,家里常有木弄鼓,青皮条这种小鱼,他经常串起来烤给我吃。”秀秀笑得月牙弯弯向徐清解释,又对珞布老爹道:“珞布老爹,这个汉人不坏,他知道昨夜的鸡是人偷走了。” 珞布老爹闻言,便让徐清进去,默默地往地炉上添柴,然后架起鱼来烤。今天烤的是鲫鱼,一拃长,巴掌宽,只撒些盐巴,烤得金黄却不见一点焦黑。 第一条自然给秀秀吃了,珞布老爹又拿起一条来烤。 珞布老爹问道:“秀秀,昨夜偷鸡的事怎么办了?” 珞秀秀笑着道:“多亏珞布老爹传来消息,不然这个汉人要被打死呢……” 珞布老爹摇摇头道:“我也是早上贩鱼的时候看见了,只不过没敢抓现行罢了。” 徐清只听得懂秀秀的话,处于半懵圈状态。 珞布老爹叹了一口气,把鱼翻了个个儿道:“鸡丢了是小事,可我看村里倒了许多房子,这才是大事哩。” 徐清不想当哑巴,不管听懂听不懂,也点点头道:“嗯……” 秀秀奇怪地问道:“你嗯个什么劲?听懂了?” 徐清如实说:“没听懂……” “呵呵……”珞秀秀笑了笑道:“徐清,你是叫徐清吧?刚才珞布老爹说,村里房子倒了是大事,你那个小meimei不是说你上懂天文下知地理吗,出个主意吧!” 徐清沉吟一下,想起在洛南的经验于是道:“房子倒了,是因为没有维修。没有维修要么因为忙,要么因为懒,因为懒的我不知道怎么办。因为忙的,就只有减税少役一个办法了。” 秀秀再一次看傻子一样看看徐清道:“减税少役?怎么可能啊?这税是一年比一年重,都有螺族人逃去山里躲税了。” 徐清闻言大感惊讶,古代朝廷为了安抚人心,稳定地方,对兄弟民族有两策,一策是分化同化,二策是减免赋役。他地尚且如此,更不消说这湖广了。 湖广统一这才几年? 按道理来说,新并之地都会减税三年以得民心,为何这螺县是加税? 徐清问道:“那其他寨子呢,比如你说的那几个大寨,他们人多,岂不是更难过?” 秀秀愣了一下才道:“说来也奇怪,不知怎的,他们看起来好过多了。” 珞布老爹咳嗽两声,把鱼递给徐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