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第2/2页)
午正一刻=12:02:24,相当于午初之后四又三分之一刻 午正二刻=12:16:48,相当于午初之后五又三分之一刻 午正三刻=12:31:12,相当于午初之后六又三分之一刻 午正四刻=12:45:36,相当于午初之后七又三分之一刻 孙一差点跪了,原来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啊! 孙一小时候恨死了做速度转换的数学习题,从米每秒到公里每小时,再从公里每小时算回米每秒。那时的小孙一认为一小时六十分、一分钟六十秒简直是故意发明出来折磨小学生的。 现在看来,明朝的每个时辰八又三分之一刻根本就没给小学生留活路! 例如明朝算术习题,从午初一刻到午正三刻,经过了多少时间? 恐怕秀才都算不出来! 怪不得有人说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一直在退步,以至于许多前朝的数学著作到了明朝都没人看得懂。 这样的计时制度,绝对妥妥地把小数学家扼杀在摇篮里。 孙一毫不犹豫地宣布: “以后我们计时采用十进制: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十刻钟,一个刻钟十分钟,往下以此类推!” 贾道士向孙一深施一礼:“爷要回复汉制,我赞成!” 孙一吃一惊,自己的规定居然还是汉制! 贾道士见孙一不明白,解释道, “秦时,昼夜各五分。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夜里打更,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被称为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这便是五更天的由来。” “汉代,一日十二分,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便是十二时辰的由来。” “自此成中国定制,一日若以昼夜各五分计,曰“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击鼓报更,叫做鼓点或更点。一日若以十二时辰计,曰“十二地支”,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敲钟报时,叫做钟点或时点。历朝历代雷打不动的规矩,都是黑夜论更鼓,白日计时钟,所谓晨钟暮鼓是也。” 孙一恍然明白,中国古代计时一直是天干十进制和地支十二进制的双轨制。后世的24小时分秒六十进制居然是彻彻底底毁掉了几千年来的传承,从根上挖掉了文化基础。 贾道士接着说, “至于刻度,史上一直有一日九十六刻、一日一百刻、一日一百单八刻、一日一百二十刻之争。” “爷回复一日一百二十刻,乃是回复汉制。” 孙一心下暗笑,这有什么好争的,120是12和10的公倍数,当然是120刻最方便。 果然贾道士言道, “一日一百二十刻便一时辰十刻,从此计时简洁好算。正如尺下设寸,寸下有分厘毫;斤下设两,两下亦有分厘毫;时下设刻,刻以下理当仍是分厘毫。” “况且爷言语中强调,刻钟、分钟,刻分的乃是时钟,不是更鼓,此乃一语中的!贫道请依例,往下依次定为一分钟十厘钟,一厘钟十毫钟。” 孙一心里盘算,按照贾道士的建议,以后狼山川每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再往下是十进制的刻钟、分钟、厘钟、毫钟,一刻钟等于后世12分钟,一分钟等于后世1.2分钟或72秒,一厘钟等于7.2秒,一毫钟等于0.72秒。 孙一不由的想起在后世自己和一帮无聊网友认真讨论过的一个问题: 一瞬间、一眨眼、一转眼、看一眼到底是多长时间? 佛经云过: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据此,他们推算出一“须臾“等于48分钟,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 一“眨眼”,经过他们查阅数据和实测,在0.2秒到0.4秒之间,约等于一瞬间。 一“转眼”,他们定义为眼珠子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的时间,经实测依然是0.2秒到0.4秒之间。 故此他们规定一眨眼=一转眼=一瞬间=0.36秒。 而“看一眼”,他们定义为眼珠子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后,再转回原来位置的时间,就是两个转眼,等于0.72秒,正好是贾道士口中的一毫钟。 贾道士口中的一厘钟,就是佛经中的一弹指间。 佛经中的一须臾,就是狼山的四个刻钟。 崇祯五年的普通明朝人没有先进的计时工具,只能听钟鼓报时,所以日常生活中最多能有“刻”的时间观念。 如果推出一毫钟就是“看一眼”、“两转眼”、“两瞬间”,明朝人一下子就能掌握这种精细的单位。比后世的“秒”要直观得多。 孙一当下解释给贾道士。 贾道士听罢,激动地大呼: “一毫钟便是二瞬间,此乃天意!” “一厘钟便是一弹指间,此乃天意!!” “汉制一日一百二十刻,若论一日十更鼓,便是一更十二刻,一更天便是三须臾!此乃天意!!!” 说罢,贾道士竟自蹲下,在奶娃已分好的一百二十刻的大圆周上,十二、十二地数起来,分别标出了五更天的位置。 孙一计算了一下,五更分别开始于一更天19:12,二更天21:36,三更天00:00,四更天02:24,五更天04:48。 贾道士起身对孙一郑重建议, “自古的规矩,晨钟暮鼓。一更敲鼓关城门,五更敲钟开城门。值夜的兵丁分为四班,每班一更。百姓听见有巡夜兵丁打更,心里就踏实了。爷,咱铁木营也得有人打更了。” 孙一点点头赞道,“说得好!这些规矩我以前都不懂。以后你就跟着我,多给我出出主意吧。” 贾道士心下大喜,这一整天的巴结和卖弄总算有了回报! 什么叫“出出主意”,那不就是谋士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