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 鹵贾 (第1/1页)
挖硝土需要一段时间,盐马上就有士卒背了一大麻袋过来。 孙一往麻袋里一看,认识。后世的时候自己在南疆玩,见过这种盐,当地老乡叫土盐。 南疆的土盐块厚得象混凝土一样,是实实在在的带土的盐。用土盐的人家,用一个罐子装水,把土盐溶解在水里,静置后会分层,上层是一层泡沫,油腻腻的,好比腌咸菜的水缸表面漂的那层东西。中层是浑浊或者清亮的液体。下层是沉淀物和泥巴。烧菜用盐时候,用瓢舀中层的水用作盐。 据说南疆的羊rou只有用土盐炖,羊rou味道才正。当地朋友带孙一到村里,吃羊rou的时候专门要求用土盐。村里的老乡家里,堆的土盐有半人高。 老乡说这种土盐含硝比较高,在盐湖地区有“夏天捞盐,冬天捞硝”的说法。政府已经禁止使用,但是禁不止。因为当地老乡已经习惯了土盐的口味,换别的盐觉得没味。 政府只好开个口子,只允许打馕店使用土盐。馕是南疆人的主食,犹如南方人的米饭,南疆人坚持认为用土盐打的馕味道才正宗。这世代的饮食基础,很难动摇。 陕北也盛产土盐,八路在延安的时候,就有“宁可丢掉延安,不能丢掉盐池”的说法。 据说陕北的土盐在后世也被禁了,因为有关部门化验陕北的土盐含氯化钠不到50%。 狼山川附近没人管的土盐池就更多。日塌天讲,到了夏天,盐池的盐能有一尺多厚,砸开盐盖子,挖上现成的盐直接背走就行。附近的游牧人甚至每年两次赶着牲口去盐池舔盐。 众人在孙一的指挥下,洗净一口锅,倒进清水,把大块大块的盐扔进去。盐迅速在清水里化开,孙一吩咐一直加盐块,直到锅底的盐不再消溶。 哈老财麻利地把锅里漂着的杂质撇掉,生火烧锅。 孙一心里感叹,看来自己以前错怪“周扒皮”了。“周扒皮”可以使鸡半夜叫,说明“周扒皮”天天起得比鸡早,其实是个勤快人。 锅开了,孙一吩咐哈老财撤成小火,保持水面微微有波纹就行。然后随手扔了几根树枝和干草进去。 随着水分的蒸发,在树枝和稻草上开始附着结晶不少小盐粒。 孙一拿出一支草棍,“来,尝尝。”说着把草掐成几节,分了出去。 日塌天尝了尝,:“是咸的,不过温温吞吞不够劲儿。” 孙一笑了,和吃惯了土盐的南疆老乡的话一模一样。 随着锅里的水越煮越少,树枝上的盐粒越来越多。 孙一舀了一碗锅里的水,扔了几只干草进去,放到一边凉着。 等碗里的水已经凉了,草棍上也没什么反应。 孙一就把水倒回锅里,重舀了一碗水,依旧扔了草棍进去,放到一边凉。 这次随着碗里的水温度降低,干草上开始出现盐粒。 孙一立刻叫撤掉灶火,把锅里的沾满了大盐疙搭的树枝、草棍全捞出来,重新放入新的干草枝。 食盐中的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基本不随温度变化,而硝酸盐等杂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急剧下降。所以靠降低水温结晶出来的基本上是硝酸盐等杂质。这也就是“夏天捞盐,冬天捞硝”一说的科学依据。 孙一从碗里抽出一截儿沾着盐粒草棍,放到了烧红地木炭上。 潮湿的草很快烤干了,接着燃烧起来。 如果草棍上的盐粒是硝酸盐的话,硝酸盐受热会释放出氧气,在木炭上就会爆出火星。 盐粒子在木炭上燃烧着,只发出一股淡淡的紫色,并没有孙一期待中的火星。 孙一有些失望地宣布,“不是硝”。 贾道士从碗里取了一节草棍,放在嘴里捋了一口,“这不就是盐嘛!” 孙一摇摇头,“不是盐。” 氯化钠燃烧的焰色反应应该是黄色。 孙一掏出手机查了查焰色反应的资料,开口问贾道士, “你刚才尝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有些苦?” 贾道士回复:“盐嘛,哪有不苦的!” “你再尝尝这个。”,孙一递给贾道士一枝原先从锅里捞出的沾满了大盐块子的树枝。 贾道士挖了一块盐,放到嘴里舌头转一转,咂一咂,道:“这个盐还真不苦。” 孙一宣布:“碗里的苦盐,叫做钾盐。” 孙一刚才查的资料,钾的焰色反应呈紫色,氯化钾同氯化钠味道很相似,在后世用来搀在氯化钠里制作低钠盐,但是氯化钾含量过高的话,会有苦味。所以这碗里新析出的盐是氯化钾无疑。 闷蛋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这时呵呵地笑道:“熬出的苦盐跟着贾道士一个姓,叫假盐。” 贾道士急了,“苦盐是真假的假,不是姓贾的贾!” 闷蛋真诚地问贾道士,“你姓的不就是真假的假?” “不是!”贾道士快哭了。 “钾”这个字,在崇祯五年是不存在的。 孙一琢磨了一下,说到:“贾道士,你还别嫌弃这钾盐,它跟着你姓,还是你的造化呢!” 爷发了话,贾道士虽然满心不乐意,也只有拉长着脸认了。 孙一安慰他道:“钾盐是好东西,是肥料。” 闷蛋猛地抬起头:“这假盐是肥料!?肥力如何?” 氮磷钾是庄稼的基本肥料,按照中国的数据,在贫瘠的土地里施化肥,一公斤可以增产十五公斤。 孙一于是说:“比粪肥猛一些,一斤钾盐可以多打十五斤粮。” 闷蛋兴奋地一蹦老高,一把搂住道士:“贾道士,你的这个假盐还真是好东西!” 哈老财吃了一惊,这时候一亩地一年到头忙死忙活才能打百十斤粮,一斤贾盐施到地里,就能增产十五斤,那十斤贾盐岂不是顶了一亩上等地! 哈老财看着一麻袋的土盐,一边心里飞快地拨打算盘,一边说道:“这一麻袋土盐估计有一百五十斤,要是一袋子土盐可以炼出二十斤贾盐,就等于白捡了三百斤粮。日塌天,你那里还有多少袋子盐?” 日塌天道:“三十几袋子肯定是有的。具体多少谁也说不清。” 哈老财马上喊道:“都拿来!都拿来!全拿来炼贾盐!” 在哈老财心里,三十几袋子盐就是一万斤粮啊! 贾道士脸色一下子灿烂辉煌。 ——爷说了,这好东西要跟着自己姓贾,这可是自己名垂青史的机会! 贾道士已经暗暗打定主意,自己家的盐是从“鹵水”里面炼出来的,要象“鹽”字和“鹼”字一样,从了“鹵”字旁,表示“咸”的意思。“鹵”字旁再加一个“贾”字既从声又从姓,便是这自己家盐的名字。 贾道士在心里把“鹵贾”写了一遍又一遍,每写上一遍便高兴多上一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