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守边夷 (第1/2页)
话说尕李广带领八名斥候下山,奉命去寻找大阪坡上的牧民了解情况。 一队人才下到半山,天色已经转暗,斥候队便在山上露宿。 第二天天色刚亮,尕李广就发现大阪坡的牛羊群开始四散。 尕李广第一个念头就是:“出事了!” 返回山顶,还是继续下山? 情况发生了变化,返回山顶斥候队虽然不用担什么责任,可是总部还是搞不清楚山下的游牧人是什么情况。 尕李广狠狠心,继续下山。 天近傍晚的时候,斥候队下到了一处山谷。只要顺着山谷,斥候队就能走出青山。 前面的尖兵突然举起了拳头。 后面的斥候立刻散开。 一阵呜哩哇啦的蒙古话传来。 说话声越来越近,出现三个游牧打扮的人。 这三人每人头上都带了一顶特别的毡帽,帽檐向上翻起,帽子中间高高突起成一个尖儿,系着红色的樱子。身上的衣服满是尘土,腰带上挂着匕首,背上背着弓箭。 三人丝毫没有察觉地踏入了斥候队的埋伏。 一声柳木哨,几名斥候现身,端着电三眼铳对准三人。 三个游牧人中,一人大叫一声双手捂住耳朵趴在地上,一人疾步冲向持电铳的斥候,一人伸手就摘弓箭。 “轰!” 尕李广的电铳斜指天空,升起一团白烟,火药的轰鸣在山谷中不停地回响。 冲向斥候的游牧人一跃扑在地上,摘弓的游牧人“噌”地蹲下身子。 一名会蒙语的斥候高喝一声,蹲在地上的游牧人立刻把手里的弓箭扔出老远。 尕李广掏掏被三眼铳回声震得有些发痒的耳朵,高声吩咐这名斥候,“问问他们都是什么人。” 话音未落,趴在地上捂着耳朵的游牧人立刻用晋北方言高喊:“我们是好鞑子。” 尕李广乐了,第一回听到有人这么称呼,“你是哪一家的鞑子?” 好鞑子忙不迭地回答:“我是宣镇独石口外的守边鞑子。” 尕李广“咦”了一声,收起了手中的三眼铳。 所谓守边鞑子,是指替大明守护边墙以外区域的原阿勒坦金国人马。守边鞑子属于雇佣军性质,当兵的从大明领月饷,金国汗每年从大明领取一个固定的“超值军费”,称为“额赏”。 守边鞑子并不归属明朝边军,但是普遍同明朝边军关系都不错。 尕李广问:“你既然是宣镇守边夷,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守边鞑子连忙说:“五年前守边夷归顺了察哈尔家,察哈尔王子今年二月去打科尔沁家,我是被抽调来的。” 明朝的称呼,叫察哈尔的林丹汗为王子。 尕李广皱眉:“科尔沁在明明在东边……” 守边鞑子道:“察哈尔王子去打科尔沁是幌子,实际上是躲避爱新金国。察哈尔的人马和爱新金国的人马在草原上已经兜了好几个大圈子了。” 尕李广询问:“察哈尔的人马、爱新金国的人马现在何处?” 守边鞑子毫不犹豫地招供;“察哈尔人马三天前刚经过这里往北去了,爱新金国的人马在东面离这里只有一天路程。” 尕李广望望山顶。 要是有对讲机就好了,这么重要的情报总部一定急于知道。 尕李广放缓语气:“他们两个也是守边夷吗?” 守边鞑子摇摇头:“他们五年前整个部落被爱新金国抢了去,去年趁着爱新金国和明朝打仗逃了回来,投奔了察哈尔王子。我们一共四个人,是外围的哨兵,今天不小心被爱新金国的探马发现,战死了一人,我们三个逃了回来。” 尕李广琢磨一阵,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守边鞑子回到:“我叫武智远。文武的武,智慧的智,远近的远。” 尕李广奇了怪:“你到底是汉人还是游牧人?” 武智远回道:“我祖上是斡达儿,所以汉姓武,我按族谱排智字辈。” 尕李广有些冒汗,自己堂堂正正汉人苗裔还没有族谱,斡达儿游牧人倒比自己还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