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复生记_第346章 贞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 贞洁 (第2/2页)

胜堡,暂且按下不表。

      ……

      话说四合院内的厢房门帘一挑,一个十六七的标致姑娘盈盈地虚扶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文人出现在门口。

      张巡抚疾步上前热情地招呼:”玉铉,到底是你年富力强,老夫羡慕不已啊。”

      文人逛青楼,在明朝是一种风流潇洒,彼此切磋很自然。

      被唤作“玉铉”的延绥巡抚陈奇瑜显得容光焕发。

      “果然名不虚传!全然不消我动作分毫,旅途劳顿一扫而光。实在是妙不可言!”

      坐过瓮的姑娘最精于此道。

      张巡抚年纪大了,经常一边享受一边能舒舒服服地睡去。

      张巡抚会心一笑:“蓝儿姑娘三寸金莲,曲径通幽。玉铉既然喜欢,以后就让她伺候陈巡抚。”

      陈巡抚两眼放光:“奇瑜怎敢夺老大人之爱!”

      张巡抚故作不悦:“玉铉说得哪里话!陈大人深得圣眷,为我点拨朝中局势,否则我这把老骨头死了都不知道去哪里收尸。”

      麻总兵上前搭讪:“两位军门,黄鼠烤好了,吃一定要趁热。”

      张巡抚一手牵住一人,热情地说道:

      “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这位是麻总兵,大同右卫人。这位是陈军门,山西保徳人。说起来你们二位还是乡党呢!”

      “久仰久仰”,麻总兵连忙奉承,“陈大人一门忠烈,令妹的事迹在我们右卫都传遍了呢。”

      据传,陈奇瑜有一个meimei,许配了人家,十六岁时未出阁郎君得病身亡。陈meimei立誓为没见过面的亡夫守节。陈奇瑜的母亲怜女心切,不肯答应她这个主意,要与她另觅一个女婿。陈meimei左右为难,痛哭一场,跳莲花池而死。

      此事惊动了保德州的士人,联名向官府呈请旌表。(那时陈奇瑜已经身居高位,怎么可能不“惊动”保德州的士人?)

      崇祯帝见了奏疏,因她是奇瑜的胞妹,大为嘉叹:“满朝文武都是堂堂须眉,哪一个像这女儿的贞烈?若是内外臣工都能比得上她,国事决不能弄到这步田地!当此世风浇薄、四维不张之际,若不将这个贞女特加旌奖,实不足以维持纲常,风励天下。”

      于是立敕礼部,传旨旌表陈氏贞洁,并行文山西抚按,在保德州建立专祠,并御制七言诗一首,悬于祠内,诗曰:

      未谋夫面继夫亡,不比寻常烈女行。

      白发犹难持晚节,青年谁肯负春光?

      魂飞天外云霞散,魄落池中草木香。

      朕泪从来轻未下,为卿千载振纲常。

      麻总兵故意谈及此事,陈巡抚脸上生光,顿时对这个带着白帽子的武人有了好感。

      张巡抚不知此事,故意问长问短,陈巡抚述说一遍往事,潸然泪下。

      三人唏嘘不已,于院中落座。

      叫做“蓝儿”的姑娘年芳十六,知道自己已被转送,乖巧地依着陈奇瑜,玉手纤纤,为陈巡抚嘴边送上烤黄鼠。

      陈奇瑜一口咬下,只觉得肥嫩无比,满口流油。

      张巡抚介绍:“辽金元三朝的时候,黄鼠乃是皇家御膳,皇上不远千里馈赠。三朝帝后巡幸游猎郊外,大同百姓争相掘鼠进贡,帝后以此赏赐从幸大臣,从此大同烤黄鼠名声大噪。”

      “大同大普恩寺边有条出名的’烤黄鼠街’,这条街酒肆林立,每一家都经营一道名为“烤黄鼠”的菜肴,到大同的人无不慕名品尝。”

      “烤黄鼠街上烤黄鼠的方法千奇百怪,其实大同烤黄鼠最为正宗的做法就是炽炭烤黄鼠,冬日在暖炕上吃最妙!”

      “炕头炽炭烧黄鼠,马上弯弓射白狼。于少保所爱此物。玉铉,你多吃。”

      麻总兵趁着陈奇瑜吃得高兴,送上海獭帽子和铜手炉。

      “陈大人,大同有四样出名的东西。婆姨、黄鼠、毛皮、铜器。张军门送给大人前两样,我就送大人后两样。”

      陈奇瑜吃得满齿留香,寒暄着收下,却见麻总兵只顾招呼二人,自己根本不动烤黄鼠。

      陈奇瑜不由得出言客气。

      麻总兵笑答:“黄鼠这东西有仙气,我粗人一个,消受不起。”

      张廷拱哈哈大笑:“麻总兵是回回,不吃这些东西。老夫来自福建,什么都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