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6章 卖锅背锅 (第2/2页)
没有交易的马匹数量也折算抽分银子。 时间进入崇祯时代,林丹汗击败了顺义王,要求和明朝通贡。 一开始,崇祯是拒绝的。 攻打我大明藩国,还想要我大明市赏,做梦去吧! 堂堂大明,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就是我大明的气节! 林丹几次进攻明朝之后,在大臣的劝说下,崇祯接受了林丹汗虽然不是属国,但是“继承”了顺义王互市份额的说法。 粗暴的林丹汗提出,年景不好,马没有了,直接按照旧例折算“抽分”吧,共计八万一千两! 也不知道是哪个给林丹汗出的这个主意。 兵部尚书气得跳脚,有马才有马价,马价都没了,还抽什么抽,分什么分! 兵部尚书的潜台词就是: 我堂堂大明,不和亲,不纳贡! 斡旋此事的八十三岁的宣大总督王象乾对皇上说,算了算了,互市来的马全是劣等马,根本不能当战马,纯粹浪费银子。把“抽分”给他吧,双赢! 崇祯于是同意了。 八万一千两起名为“额赏”。“额赏”不同于“月赏”。“月赏”是林丹汗“继承”自顺义王的守边夷的军费。至于这个八万一千两的“赏赐”,林丹汗叫做什么名字,不得而知,知道了也不知道! 张廷拱认为,当年皇上既然可以给西达子林丹八万一千两的“额赏”,如今形势所迫,为什么皇上就不可以给东达子阿巴海一些“市赏”? 当然,要符合一个前提:我堂堂大明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只是苦了宣府巡抚沈棨,如何挨撑? 弄好了,沈棨可以如王象乾一般全身而退。弄不好,沈棨就是另一个背锅的袁崇焕! …… 放眼后世,张廷拱的估计一点都没错。 沈棨议和很可能有上意! 据载,事后崇祯同大臣们就此事交换处理意见时,兵部尚书熊明遇曾为沈棨分辩。 如果沈棨是擅自议和,哪个敢为他分辩? 而且,后人发现了一份崇祯皇帝当时的批示:“发下宣府巡抚沈棨本,钦奉御批:明明以国号下与逆奴并列并誓,又给之金帛等物,尚敢修饰,损威辱国,专擅欺君!钦此。”(见吴宗达《涣亭存稿》) 奇怪吧? 沈棨的罪名不是擅自议和,而是以国号与逆奴并列,损威辱国! 还有一条事后的证据,崇祯十一年,朱由检完全做过类似的事。那次的主谋是当时的宣大总督卢象升。 崇祯十一年,皇太极再次西征归化城一带,打击南下贸易的喀尔喀部,并派遣察哈尔旧部为使者到明朝,再次要求议和互市。 三月,宣大总督卢象升密报皇帝,并提出三策:奇着为以骑兵突袭清军;正着为拒绝谈判、闭关自守;稳着为以互市为条件,要求清军撤兵。(见《卢象升奏牍》卷10《密报边情筹控御三著疏》) 兵部尚书杨嗣昌得讯后主张达成和议,以便先平定农民军。(见《杨嗣昌集》卷23《实剖愚忠疏》) 崇祯皇帝批示: 据报既系东奴,则开市何名?如插部旧夷能与奴携贰,或杀奴自效,准照旧例市赏。著该督设法密行。仍一面集兵严备,不许蒙徇,致伤国体。尔部即行驰饬。(见《兵部奏为密奏夷情事》,崇祯十一年三月十一日,《明朝档案总汇》第29册,第二一九二件。) 仔细分析崇祯的批示重点:“既系东奴,则开市何名?如插部旧夷能与奴携贰,或杀奴自效,准照旧例市赏。著该督设法密行。” 表面上看,逻辑不通。 仔细揣摩,昭然若揭。 卢象升心领神会,以插部旧夷的名义开市。此互市一开,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停。满清再入口的时后都会绕着宣府走。 呜呼哀哉! 后世抨击张家口晋商卖国。如果没有张家口市场,张家口晋商去哪里卖国? 照这个逻辑,到底是谁在卖国?卢象升,还是朱由检? 肯定不是朱由检。 朱由检从来没有答应过同满清互市。 也不能是卢象升。 卢象升是大英雄,大忠臣。 所以只能是张家口晋商卖国。 因为张家口的晋商肯定违规给满清卖过铁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