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莫道山下不识丁 (第1/2页)
吴王妃虚弱中用略带冷漠的声音回答道:“我命该如此,葬在溪边也好。不过需要把尸骨烧掉!” 吴王听了,沉默半响,便说道:“楚山,你可听好了寡人与王妃死后尸骨烧成灰,寻一翠微山中一处风景秀丽的溪边葬好即可,之后切勿立碑写我姓名、切勿来拜祭。寡人愧对祖宗社稷,无颜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不过最后能和楚蔓携手溪边同采薇,也算不枉此生了!” “王上,臣这就去寻访名医为王上诊治,王上切勿轻言后事!”吴楚山悲道。 “楚山,就算我们现在身居王宫,若是中了这青蛇毒士佘勿渎的毒,御医们又能救得回来吗?何必浪费时间,且让外人见我死前之凄惨丑态呢?被毒死也好,对寡人夫妇也算是解脱!楚山你葬了我们之后就回吴国去辅佐我王弟星元吧!须知他才是真正的心怀仁义的仁主,吴国江山今虽分裂,但未尝不是好事,星元日后必将重整江山。“吴王缓缓的对吴楚山说道。 “陛下,那小王子呢?该当如何?”吴楚山眼见吴王开始料理后事,而吴楚山本人也不是拘小节的人。便也不忌讳了,继续问道。 “小王子尽可找户无子嗣的富贵人家抚养,切莫送回星元处抚养,也不要送到任何宗室处抚养。我赐其名知鱼,便是要他鱼游江湖,一生可享百姓众生之欢乐。切莫泄露他身世给任何人知晓,能让其过一世安稳富贵的百姓生活便好!莫如我和王弟生长在吴王之家!“ 战场上无论如何风云诡谲,如吴楚山都可以,找寻到真相;但是这时,吴楚山一时间却想不明白吴王的话。吴王前后两段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何说吴国分裂未尝不是好事?如果吴王真要自己去辅佐镇北侯,吴王和镇北侯二人真的兄弟情深,那么为什么不把小公子也送回去和大公子、镇北侯团聚呢?难道真是真像吴王所说,享鱼游江湖之乐吗? “那大王子呢?”怀着疑惑的吴楚山不禁问出了这句话。 “不必挂怀,星元定会视其如己出,将来继承吴王大统”吴王笃定的说道。 这句话让吴楚山更加疑惑。 一声微小的咳嗽声把丁公子从回忆拉回到现实中来,丁公子连忙把手中的小块金子递给刘二郎。拜托刘二郎让其内人将药丸和米糊一起煮,再拜托刘二郎帮忙去村子里买头产奶的母羊,给小公子喂奶。 刘二郎得了金子、道了谢,连忙回家吩咐媳妇熬制米糊,并将药一起煮。然后自己去村里问谁家有产奶的母羊,帮丁公子买来。而这位丁公子,也就是原来的青龙将军,为何出现在此呢 在吴王与王妃毒发身亡之后的晚上,吴楚山依照吴王遗愿,烧吴王夫妇遗体取骨灰葬于山中。骨灰葬于翠微山脉靠近吴国边境的一处高峻山峰,墓地就在一处溪水发源地的傍边。吴楚山亲自立了一块石碑,由于吴王禁止立碑写其名讳,吴楚山一时不知道要写什么好。最后想起了吴王对王妃说的那句“曾忆翠微云初散,携手溪边同采薇。”便将其刻于石碑之上。 吴王坚持要把二人烧成骨灰,葬于溪边是因为吴国民俗,如果死后不得全尸入土,则死后祖先亲友不得相认。吴王被擒于龙兴城,其死后吴国分裂,此乃齐天大辱,愧对祖先,吴王这么吩咐便是这个道理。 吴楚山本不愿如此,但转念一想,兵书上本就有将尸体埋于水源附近,引发瘟疫的做法。吴王天性仁爱,如果直接入土,之后吴王泉下有知,也必定大大不悦。而且万一真有鬼魂,吴王见了祖先如何交代?是否会怨恨自己? 最终吴楚山还是顺了吴王的心意,将尸体焚化,葬于溪边。 至于小王子和镇北侯,吴楚山一时想不明白吴王的真实用意,就用了兵书上最容易的解决办法——走为上,吴楚山相信时间终究会给出答案。 吴楚山葬了吴王与王妃之后,召集了藏匿于翠微山脉林中,所有南下的青龙骑残部说道:“诸位兄弟,今日吴楚山行最后一次将令,尔等听好。日后有机会也需要转达其余尚存活于人世的青龙骑兄弟。 首先我命诸位严守吴王妃生下小王子和吴王,王妃二人葬于此地的秘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