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威慑班内 (第1/2页)
四周的学生认得崇虎皆为这位年轻的姜维老师感到惋惜,毕竟看这老师就是修习文修的,加之不动用九宫之力,恐怕会在崇虎这天生神力的煞星崇虎手上吃不小的亏。 当然,其中有一个人浑然不为这位姜维老师担心,他便是李铭。 “同桌,你就不担心姜老师吗?”紫月依旧挂着那平易近人的笑容,以及那双月牙眼,问道。 “担心姜老师?”李铭仿佛听到了一个笑话,就像一个人问他蚂蚁要去杀老虎,我不去为蚂蚁担忧,反而要去为老虎担忧? 自比张辽、百里奚,对诸葛丞相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此人无疑就是历史那个胆大如斗的姜维姜伯约。 “如果这点小麻烦都解决不了,那么他就不配叫姜维。”李铭自信道。 开什么玩笑,在历史上,蜀汉后期叱咤风云的擎天之柱,如果连这点小麻烦都应付不了,谈什么承武侯遗志,北伐中原数十载。 在《三国演义》中,姜维初出场可是智退诸葛,武挑赵云,哪怕在这个世界中省略了这个环节,而是直接归降,也不代表他不行。 而且,李铭觉得在这个世界,所有他知道的武将、谋臣都做了极其强大的加强,没理由他姜维就无限制的削弱啊。 以前玩三国游戏,他可是少数几个谋略和武力齐齐上九十的存在,在后期也就邓艾邓士载可以比拟。 说起邓艾邓士载,就不得不说,眼前这位胆大如斗的存在,献上的一计害三贤,当初看到此计,令人不禁感叹,英雄最后的末路同归。 不过此刻邓艾也不知在哪,是否在司马懿帐下做些微末官职,他的力量是否会顺应这个世界的潮流,颠覆他的认知。不过这都是他现在应该关心的事。 李铭心中暗自感概着,忽然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要不要去抱一下这位姜维姜老师的大腿。 因为哪怕这个世界如何变幻,但历史的大流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所以姜维未来必定会权倾朝野。 而他欲实现抱负,所要投效的也必须是这样一个权倾朝野的人。 更重要的,他是诸葛孔明的弟子,也是最像诸葛孔明的弟子,他不是马谡的那种灯下黑,他是真正的承武侯遗志,真正的大将之材。 他与孔明,对那汉室有着一腔热血,有着一样的光明的理念。 虽然历史上,有许多人说十年北伐,劳民伤财,令蜀汉早亡三十载。 虽然历史上,有人说他穷兵黩武,刚愎自用,空有诸葛孔明之志,而无诸葛孔明之能。 虽然历史上,他骂名磊磊,贬多于褒。 但再多的不是,也不能否认他的幼麟之才,以及他对汉室对自己理念的一腔热血。 在刘禅归降后,他大可一纸降书,真投了那钟会,可他没有,他用自己的命,为汉室献了最后一计。 最终,计划落空,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挥剑自刎。 他本降将,却不再降归于魏。 忠臣,忠得从来不是君,而是自身的理念。 一个人的声明死了,人却还可以活着,但一个人的理念彻底破灭了,他也就真的死了。 所以,他最后殉道了。 说起姜维,李铭脑海中有千种不同的想法,但却唯独不能生起轻视之心,因为这样青史留名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抱姜维大腿这个想法很快又被他自己打消了,因为他明白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这间学府太小,终究容不下这头金鳞。当风云一至,便会化为神龙高飞九霄而去。 他,终会遇到那个风云。 卧龙、幼麟终有一会。 而他李铭,有什么能值得眼前这位未来的蜀汉擎天之柱赏识的地方? 李铭自认是没有,而且无事献殷勤,非jianian即盗,反而会引起这位姜老师的不快,不如顺其自然。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为了三十万被血祭的将士,为了在那三十万被血祭的将士尸骸前立下的誓言,还这板荡中原一个郎朗盛世,他可以等,等一个真正能被重用的机会。 就在李铭暗自思索时,讲台上,姜维站在上面,伸出一根手指,俯视着崇虎。 崇虎纵身跃起,使尽全力,一拳之威,纵使九宫修士亦不敢正面应其锋芒。 然而,他遇见不是寻常人,而是姜维姜伯约。 一指,不闪不避,反而应着拳风而上。 就在拳指相交的瞬间,想象中的画面并没有出现,出现的反而是这样一副场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