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如来之武 (第2/2页)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李岳越说越心惊,因为这段经文他曾经听过,而且就在不久前,在李铭的口中。 “这是……”李岳有些迟疑的问道。 “昔年佛入蜀地至灭佛事变,中间有近十年时间,这期间,明争暗斗怕是少不了,而关于释家这个对手的资料,想必蜀国暗部查的详细的不能再详细了吧。” 姜维又道:”府主身为大汉高层,想来也曾收到过一份关于释家详细的资料,那么维斗胆问府主一句,你可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昔年释迦摩尼佛也就是如来世尊于菩提树下枯坐一年,照见心魔,而得正觉,达五蕴皆空之境。” “而后,如来世尊褪去凡武,修成一套无上之武,一式掌中佛国,降服五十魔主,亿万群魔。”姜维说道。 “佛陀故事乃传佛者传佛之必须,此等故事,于西域恐怕是黄口小儿都知之。” “那府主认为,此事可信否?” “有真有假,不可尽信。” “维昔年也是如此,直至那日李铭吟颂出这《阿含经》中的经文,于意识之境,斩出那至圣一剑。” 姜维又说道:“相传,如来世尊降服诸魔后,身入无间,渡化群魔,其有弟子,名唤阿难,阿难承如来世尊衣钵,自身佛学修为以是超凡入圣,但其恐未来有邪魔会侵染如来世尊武学,遂将此武藏于其所编撰的无数佛经之中的一本。” “而要想从佛经之中修习到武学,必是通读佛经,深谙佛理之人,若是邪魔得此书籍,也注定难窥如来之武。” “这阿难倒也是好算计。”李岳似是想到了什么,道:“你是说李铭修习的是如来之武?” “维不敢轻言,但昔日李铭所吟颂的的确是这《阿含经》中的内容,而这《阿含经》在佛教之中,又有万经之始之称,其地位不下于我中原道门的《道德经》,儒门的《论语》。” 姜维向李铭说佛,自然不是闲着无聊,而是想验证他是否真的精研佛学,修得传说中如来世尊降服五十魔主,亿万群魔的如来之武。 但试探的结果很奇特。 首先,说阿鼻,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佛学中的阿鼻地狱,而非阿鼻道,这绝非是一个蜀汉世家子弟该有的见解。 而你若说他深谙佛理,那他的诸多言论,又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真正精妙的言论。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李铭善藏,但在他的眼前都能如此藏拙,那么这个李铭就太恐怖了,而和李铭相处的这一段时间,姜维给李铭的评价绝对不是一个善藏之人,而是一个有些拥有常人所不能有见识同时也有少年争强好胜血性之人。 当然,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 说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十句话,九句真话,一句假话,而这句假话足以将这十句话引到一个与原意截然相反的局面。 李铭如果在这个年龄达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在姜维眼中他就太恐怖了。 毕竟,李铭才十八岁,这十八岁是不容作假的,因为他曾亲自暗中查探过李铭的骨脉,命轮。 骨脉确定骨骼之龄,十八岁无疑。 哪怕这世间有人能隐藏骨龄,也藏不了命轮。 命轮是天授之龄,需以特殊方法探之。 而姜维则是以自己修习数百年的麒麟圣瞳观之,一观李铭命轮,确定其为十八岁无疑。 而这麒麟圣瞳虽可观人命轮,但观人一次命轮,所要耗费的代价也是极其恐怖的,所幸此次观察的是修为近乎于无的李铭,令这麒麟圣瞳只是五日之内不可再施展。 也庆幸这次的对手只是不死阴影,而非是李岳或者鸯,不然少了麒麟圣瞳,还真就有些难对付。 当然,世间除了他自己和极少数人,无人知道他身负天造地化的亘古十三瞳之一的麒麟圣瞳。 麒麟圣瞳,修习者需日日以麒麟真血洗眼,往复数十年,方有小成,而后凭借自身元力不断蕴养,直至目内修出两尊圣焱麒麟,可放出焚尽天下一切闇劫的圣焱方可为之大成,而修至圆满,更可观人命轮,逆天篡命。 而以姜维这等天纵之姿,修习数百年,几经造化脱胎换骨,也才最终勉强将这门瞳术修至初登圆满之境,虽可观人命轮,却和逆天篡命差了何止十万里。 不过,不管李铭是装的还是不是装的,至少在姜维心中有一点是认定的,那就是李铭在姜维的心中对他认知又蒙上一层看似无解的面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