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五章 教育界的利器 (第2/2页)
陆陆续续马车上面的东西也都被搬了起来,李宽调整了黑板的位置,将讲台的位置移动了一下,对着孔颖达微微点了点头。 “都坐好了,安静听课,前面老夫也说过,这次对于汉语的改革事情,都是由楚王殿下的师门传授下来,也是为了将来大唐所有的人,能够方便就进行交流的一门话,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这将来关系着你们的前途,以后这种话将被认定为大唐的官方语言。”孔颖达淡淡地说道,跟着对着李宽行了礼,道:“楚王殿下,可以开始了。” 李宽“嗯”了一声,双手压在讲台上面,道:“各位,多的话本王也不说了,其中的好处,等将来在大唐普及开来各位自然能够体会。本王的时间也不是很多,而且各位也都是成年人,相比用不着本王为了这些字母整天过来教导你们,就今天一天的时间,希望各位能够熟练的掌握。” 拿起粉笔盒中的封笔,李宽转过身来,将汉语拼音的字母都写在了黑板上面。 孔颖达等国子监的夫子们,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李宽书写下来的拼音,各个都说不出来,这……他们知道又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教育界恐怕又得面临变革。 在座的这些夫子没有一个傻子,在李宽提起封笔写来字母的时候,就明白这其中好处到底是什么! 在华夏的书院中,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根据书本自主学习的,有了问题请教老师,老师会给予面对面的讲授和解答。有时来了一个名家,则会举行若干场专题讲座,学生坐在下面听讲并做相关的记录,没有黑板辅助教学。 它所带来的好处是巨大,根据研究,人总是通过各种感官来获得信息的,但各种感官获得信息的比例不一样。这其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 如果你知道了这一比例,你就会明白,黑板的最大功效,就是给学生提供了视觉方面的信息,让人更加容易能够记住,将老师书写在黑板上面的东西印刻在脑海之中。 李宽转过身来,将手中的粉笔丢倒粉笔盒中,道:“现在开始正式授课,希望各位能够认真一点。” “汉语拼音是由本王师门的多位大儒经过多年实验才终于弄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汉语,它的结果是由塞外番邦简便的言语构成,用得是汉话来进行注解出来的一种拼音。” “声调一共分为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现在本王就为大家来讲解一下,也希望各位能够跟着本王念,ā;á;ǎ;à。” “ā;á;ǎ;à。” “这几是四声,希望各位能够记住。”李宽笑着说道。 时间开始缓缓地流淌着,整个国子监里面都是响起aoe……的声音,伴随着声调的声音向周围扩散了开来。 坐在那里的李宽,伸手捧着一杯咖啡慢慢地喝着,看着一群摇头晃脑的人,不停的念着,脸上挂着淡淡地笑容,心里早已乐开了花,不过还是感叹这古人的脖子就是厉害,这一摇一晃就是几个时辰,甚至是一天的时间,还能够精神抖擞,他还真是佩服。 不知不觉太阳爬到了半空之中,没过多久就响起来敲钟的声音传了进来。 孔颖达站了起来,满脸微笑地看着李宽,走了过来,道:“殿下,到了下课的时间,已经备好的酒菜,还请随老臣过来。” 李宽将身边的食盒拿了起来,道:“不用了,家中已经备好的饭菜,热一热就可以。孔夫子用不着管本王,您请便。” 孔颖达看着李宽的食盒,笑了笑,道:“虽说和殿下家中的饭菜不能够比较,但是也别具一番风味,刚好老臣还有一事想要请求一下殿下。” 吃过午饭,周围围着的都是国子监份量比较重的夫子,都在朝中担任要职。 孔颖达拿出手帕擦了擦嘴,看着李宽道:“楚王殿下,饭菜如何?” “还行。”李宽回道。 “老臣有一事想要问一下楚王殿下,不知……”孔颖达说道。 “孔夫子用不着如此,有事直接说就可以。”李宽回道。 “这样,不知今日楚王殿下授课所用得那些东西是什么?”孔颖达小心翼翼的问道,眼中有些期盼的看着李宽。 “黑板和粉笔,用来教课用的。” “殿下,这些东西……” 李宽笑了笑,道:“这些东西简单,制作的方法明日本王会写下来交给陛下,到时候让工部的人帮忙生产一批出来,今日本王带来的东西应该够你们使用一段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