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0章 《人在囧途》的宣传攻势 (第4/11页)
,绝不应该是靠有意识的、甚至是极其刻意的外在行为妆点出来的。而且所谓的“有品有趣有范儿有腔调”,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可复制的个人魅力,是一张极具个人特色的名片。如果这种个人魅力是具有可复制性的,是能够用“一二三四五”的行为准则来具体化的,是每个人“照猫画虎”都能学出来的,那“有品有趣有范儿有腔调的男生”岂不是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若能够成为合格的标准化产品已然是最幸运的结果,怕只怕到时变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残次品,那可就再难“回炉重铸”了。 一个男生,干净卫生,热爱运动,打扮得体,合理消费,醉心收藏,热爱读书,有领导意识,脚踏实地,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但是,一旦把这些细则提升到一个“优质男生”的应有高度,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是只要做到这些就能成为一个“优质男生”?如果真是如此,那这样的“优质男生”未免显得太过浅薄,太过流于表面。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过于重视自己外在行为的优雅与否,必然带来内心世界的空洞与贫乏。 那真正的“优质男生”应该是什么样儿? 这个问题其实不可能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答案,就像你永远不可能从“川鲁淮粤”四大菜系中,选出一道全国人民都爱吃的菜。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审美情趣更不同。但是我想,总有一些本质上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认真。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认真指数的多少来决定的。尤其对于男生而言,认真这点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对人对事的认真程度,直接决定了你对其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感情的多与少;对工作的认真程度,决定了经济与物质;对感情的认真程度,决定了人际关系;对爱好的认真程度,决定了层次和趣味。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我的价值观里,从来不会认为一个人口若悬河地谈论几句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觉得对方是一个有品有趣的男生。这个世界上,你不知道的东西,总比你知道的要多。知道的少,自己去学、去了解就好,这与一个人是不是有品有趣无关。如果以谈资的多与少来作为评判依据,那人人都是有品有趣的,因为你知道的东西,总有人不知道。如果有品有趣是攀比心如此强烈的东西,那这样的品,只能是低品;这样的趣,只会恶趣。 站在知识的维度上,这世间没有谁敢说自己是一个有品有趣的人。 有人喜欢拿陈丹青和秦晖作比较,认为“陈丹青的学识和声望不如秦晖。但是因为他言语犀利,气质优雅,外形俊朗,有民国范儿,所以在广义上他比秦晖要厉害”。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是不敢苟同。虽然我对陈丹青了解不多,但尚且读过几本他写的书,如、和等等。拜读之后,深为折服。但是,如果说陈丹青在学术圈的优势与长处,在于他的“言语犀利,气质优雅,外形俊朗,有民国范儿”,那我现在立马把这三本书扔进炉子里烧火取暖——一个如此浮夸的人写的书,读之何用? 陈丹青厉害吗?当然厉害!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的反叛和放下。在如今这个时代,能够有勇气反叛和舍得放下的人,已经少之又少。有的人,敢于反叛,却是因为他们舍不得放下;有的人,舍得放下,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反叛。但是陈丹青两者兼而有之;拿得起,放得下;敢于反叛,享受失败;所以他厉害。像陈丹青这样的人,自然与生俱来地带有一股超然的气质,一种令人望尘莫及的洒脱范儿——这就是不可复制的人格魅力。 一个人是不是有范儿有腔调,这一点永远无法通过主观意识表现出来。换言之,你越是想成为某一种人,你就越是无法变成那样的人。因为你始终束缚在一个条条框框里,它就像一个说明书,告诉你什么是潇洒,什么是幽默,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气质。可是,即便你真的做到了又能如何?你表现出了潇洒的气质就意味着你真的潇洒了吗?你只是演得潇洒,装得潇洒而已。 在我看来,想要变得“有品有趣有范儿有腔调”是一个挺难的目标。难点就在于,这个评价权不在你的手里而在别人手上;别人说你太张狂,你就要夹紧尾巴;别人说你太冷漠,你就要笑脸相迎;别人说你不幽默,你就要满嘴跑火车;别人说你懂得少,你就要背冷知识。想获得“有品有趣有范儿有腔调”的评价实在太难了。因为这个评价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自己变成别人嘴里的提线木偶,而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提示: 内有大量图片及视频,流量党慎入。 本帖所讲的经历仅为个人经历,不具有普适性。我暂时不考虑开班授课。 现在的风格: 自己现在什么都拍,但是以人像为主。下面有自己拍的照片,以及做后期的视频。 第一个视频是磨皮步骤; 第二个视频是调色步骤。 修片什么的 模拟胶片色 野路子摄影师养成日记: 大学毕业前: 刚开始学摄影是大学的时候除了给校报拍新闻稿以外,最大的乐趣就是拍小伙伴的囧照。比如说下图这样的,左边这个就是我同学。他不是周杰伦,他不是周杰伦,他不是周杰伦。这是09年的时候的水平,闪光灯直闪,所用器材为佳能eos450d+适马18-200,那时候的适马还没烟科技。 到了2010年,自己买了台50d,就开始认认真真的拍一些人像,那时候只会拍大头。。 2011年改了风格,不再只拍人像,开始拍一些建筑风光以及花花草草。 2012年大学快毕业了,这段时间挺忙的,基本也都没怎么拍片,偶尔会帮同学的忙,隔壁班的班花小花同学要毕业了,拍个毕业留念什么的。当时片子也就一般,现在看来,幸好当时没收钱,不然要被同学骂几十年。 小结: 差不多就这样子大学就读完了,大学自学摄影有以下几个问题: 容易走歪路,我这样刚开始就玩闪光灯的,其实玩到现在并没有什么卵进步;穷,没钱出去旅游,没钱勾搭妹子拍,所以自然也就拍不出什么好照片;缺乏一个圈子,没有一起玩的服装妹子,化妆妹子,也就意味着你的片子前期准备永远不充分。 大学毕业后: 大学毕业以后逐渐明白我这种野路子摄影师玩灯并没有什么意思,再加上当时的趋势是小清新,所以决定重新拿起相机拍点符合大众审美趋势的片子。倒是因为大学的时候对相机的使用以及后期都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所以上手小清新也没有太难。 这是毕业后的第一个模特,武汉top2高校生物系本硕连读的学霸jiejie。跟生物系的jiejie出去吃饭就是吃到12点半,她会跟你:“走吧,送我回实验室吧,我培养的细菌一点钟要分裂了。”当时我调色的风格还是颜色不太正,所以出现了“迷之绿色”…… 当时的我每天出门必带相机。 除此之外还会拍一些小东西,暂且用一个很土的名字去叫这些片子——小品。 2013年,拍了毕业后的第二个模特,她告诉我拍片子一定要有感情在里面。 紧接着就是第三个模特,大学时候的女神,我大学的时候在qq音乐的封面上见过她,没想到毕业之后我们都在武汉,她找我拍片,从此以后我就走上了收费约片赚零花钱的道路。 进步最快的那段时间: 进步最快的时候就是2013-2014年这段时间了,虽然出了很多烂片,但是拍的开心,拍片嘛,主要图的就是一个开心。 第一次拍古装,带了好几个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