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香秀_二十三:照松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三:照松风 (第1/1页)

    赵询跨马独行,自忖戍边十五载,中间虽曾回京,但亦游离,世人不知己者繁,平常不必帷帽遮颜,但到繁华之地,人多眼杂,难免有识得自己的,便准备了一顶帷帽,以备不时之需。

    三千桐说谢飞絮在鹿门,赵询便径直赶往鹿门。

    赵询当年回答谢飞絮所问引用的是诗经前六句,用意深微,婉转道出郗道遇三字,若有朝一日谢飞絮打听到当今圣上名讳,便会恍然领会。

    郗道遇谐音惜道遇,惜者,爱也,惜道遇合诸“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六句,即是明显的表白之语。当时谢飞絮听出表白之意,却佯装不知,把话岔了开去。及至在鹿门山遇到三千桐,谢飞絮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当年在一字渡口遇到的渔樵书生赵询,说不定是凤皇。因此之故,才有而后交托三千桐一事。在三千桐离开之后,谢飞絮又遇到入鹿门山寻幽的白玉楼,自彼时起,想见赵询之心更甚。

    要进鹿门山,先要到鹿门渡口摆渡。

    这日天气爽朗,赵询牵着白马,不急不缓,来到鹿门渡口。老七正在渡船上忙活,抬头看见有客来了,便招呼一声,“官家,是要渡江吗?”

    赵询走近道,“然也。”

    老七这时看清赵询面貌,心里不由得一颤道,“好个人客,不输那日来的后生!”

    赵询此时已注意到在河岸边伫立着的一人,稍稍扭头看去,那人正好也扭头看来,赵询见了,便即抱拳一揖。

    那人还了一揖,并大声喊道,“襄阳陆文松,还未请教。”

    赵询听到“陆文松”三字,忽觉十分耳熟,细细追想,方见恍然,“阁下可是襄阳诗派领袖人物——陆大诗人?”

    陆文松闻言略略一笑道,“不敢,正是鄙人。”

    十五年前,赵询以读书渔樵为乐,也曾与师友诗歌唱和,早便听说过襄阳陆文松和汉阳顾风裳的诗名,无缘一会,颇引为憾。若非急着寻幽,赵询此行必然要去拜会,不想今日竟不期而遇,自是欢喜。

    赵询牵马来到陆文松近前道,“于诗之上,久闻‘松风’之名,今日邂逅,乃赵某三生之幸。”

    陆文松听得此语,却是心生落寞,神情一变,但回头一思,又觉奇怪——若自己当真如眼前人所言被“久闻”,那眼前人合该知道“松风”已少了风,眼前人却似毫不知情,若说眼前人是个见人便夸、如狗皮膏药一般纠缠、阿谀奉承的主,实在又令人难以置信——眼前之人吐纳之间,虚怀千里,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主动报上名号。陆文松自视颇高,却也自忖不敢与眼前之人一较高下,心中疑窦丛生。

    顾风裳于十三年前猝然早逝,彼时赵询已与柳籍领兵护疆在外,故而不知顾风裳早逝。此行匆匆,赵询一路上未有听到顾风裳的消息,只道顾风裳安然隐居,却哪里会突发奇想,认为顾风裳早十三年已溘然而逝了。

    陆文松却不知此故,也不敢冒昧道破,便道,“阁下自称赵某,恕在下孤陋寡闻,不曾听闻过阁下大名。”

    赵询闻言哦了一声,抱歉道,“是我疏忽了。在下姓赵名询,幸会。”

    赵询!

    这个名字当真对谁而言都是如雷贯耳。

    陆文松乍闻之下也愣了好一会,再观赵询白衣白马,即脱口而出道,“阁下,阁下可是佐帅?”

    赵询笑了笑,回道,“西壤平靖,赵某重归江湖,秉正兄,唤我凤皇即可。”

    陆文松此时略经推想,于前头之疑窦便觉明朗,又闻赵询“重入江湖,唤吾凤皇”之语,当下欢喜非常,却不敢造次,重重一揖道,“陆某果真是孤陋寡闻,佐帅便在眼前,却也不识得。但不知佐帅来此所为何事?”

    赵询又是一笑,道,“重入江湖,随便走走。倒是秉正兄为何伫立河岸痴望?可是对岸有秉正兄所盼之人?若是为此,如何又不渡江过去一会?”

    陆文松摇摇头,微微叹了一口气。

    赵询便知陆文松有心事,便又道,“秉正兄若不介意,在下便叫船家端上些酒菜,你我慢饮一壶,共叙幽怀。”

    “能与佐帅共饮,陆某求之不得,岂有介意之理?”陆文松言罢,扭头来唤老七,老七听得吩咐,呼地从船头跳到岸上,手脚利索地取来矮桌草席铺好,小女允儿则帮忙摆上酒壶酒杯,罢了稚声稚气道,“两位先生请用。”

    赵询哈哈一笑,伸手摸了摸允儿,以示怜爱,老七又笑道,“陆学士,还有这位爷台,酒是现成的,下酒菜还需些时间炒来。”

    老七不知赵询来历,但见赵询坐在上首,那自是比陆学士还尊了,至少也是什么州长官之类,称呼爷台必不会有什么闪失。

    陆文松笑道,“不急,我与佐…哦,左边这位爷台慢慢饮酒。”

    老七退下,回到家中让妇人仔细。

    陆文松与赵询对饮,一杯一杯,酒解愁怀,便听他吟道,“十三年从前,到如今,容颜衰改。几度风来,几度雨往,故心人尚在。”

    经陆文松追述,赵询方知陆文松每日临江眺望,是思念故友顾风裳。惊闻顾风裳于十三年前病逝,赵询愕然不已,久久不敢相信。

    念及前面失语,赵询抱歉道,“无意中让陆学士想起故友之逝,实在抱歉。”

    陆文松一声苦笑,道,“佐帅不必如此。说是故友,其实陆某并未见过风裳。”

    赵询闻言一奇,“陆学士此话怎讲?”

    陆文松道,“都道陆某与风裳齐名,并称‘松风’,却无人知道,我与风裳神交,并无往来。舟子隐只与张厨子来往,才真真是水佩风裳。”

    赵询道,“陆学士此言,是谓舟子隐不愿见陆学士吗?”

    “非也。”陆文松摇头道,“是我以为汉阳襄阳一水之隔,松风有道,必能一会。世人于俗道,非趋之若鹜不愿辄止,非我辈之行。”

    陆文松语出自负,却掩不住神伤。

    “松风有道,奈何缘悭。”陆文松难抑悲绪道,“天地生此良人,竟尔早逝!”

    时公子霜钟亦不幸殒逝,赵询同怀慨叹,但饮不语。

    陆文松怅然良久,方又道,“舟隐风波,陆某惚惚若失。而在不久之前,冉公子忽来此寻梦幽踪迹,陆某慕名而来,欲与冉公子一会。及至河岸,负性而立,不愿随俗,终究空手而归。与冉公子失之交臂,陆某忽忆前尘,愕然不已,是以每日临渡口隔江眺望。一者怀思故友,二者思虑得失,然终不得解。”

    赵询沉吟良久。

    “是无缘对面不相识吗?”陆文松似问赵询,又似自问,“陆某不欲入俗,却是入俗者愿已遂。我不时来此驻足凝眸,还为找出一个答案:我是不是错了?”

    赵询几番沉吟,此时慨然道,“几度风来,几度雨往,故心人尚在。这便足矣。陆学士不必过于介怀。古云:用君之心,行君之意。到头纵然不见,但又何妨?吾不以为怨,不以为恨,此亦尚矣。”

    陆文松听得赵询之语,先是一怔,忽地便觉心中云翳骤然散去,随即朗然一笑,终至于仰天大笑,忘物忘我,罢了倾杯一酹江河。

    赵询但见陆文松窥破迷障,也欣然倾杯一酹。

    二人再次对饮,渐至黄昏。

    赵询饮罢便欲摆渡过江,陆文松心知赵询卸下佐帅盛名,便是不欲见称于世人,既不问赵询此行目的,也不问赵询将归何处,只道一声珍重。待目送赵询到达对岸,陆文松远远地招了招手,此后离开渡口,终不复再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