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世事通达皆学问 (第2/2页)
“怎地不敢?” “郇国公可是正三品,从四品的少年郎在京都多的是”李郎君也笑道。 “嘿嘿,多少户为上州,下县多少户?一府有几曹?开犁在几月?盐铁税几何?”独孤心慈突然连珠发问。 韦二郎张口结舌,俊脸通红。 “不用难为韦二郎,制科以诗词取士,俗务可慢慢培育”李三郎忍住笑。 “这可不是俗务,主持一下县,需为千户着想,守牧一上州,三万户的温饱与尔相关,一项政令可令千户脱贫,同样可使万户流离失所,世事通达皆学问,人情历练即文章,不通俗事却守牧一方?这可不是一句罪过就能揭过的”独孤郎君冷笑。 “那怎么办?”韦二郎耿直脖子。 “再学习呗”独孤心慈不负责任说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李郎君,告辞,有缘再会” “那是,某等必有再会之机遇的,下次某请诸位吃酒” “本郎君就翘首以盼啊”独孤心慈邪笑,有怪声怪气的唱到: “喝了少了他不干, 他说:俺们那嘎都是远东银... 俺们那嘎盛产高丽参... 俺们那嘎猪rou炖粉条... 俺们那嘎都是活雷锋... 俺们那嘎没有这种银.... 撞了车了哪能不救银.... 俺们哪嘎山上有珍蘑... 那个银他不是远东银....” “晚上就吃猪rou炖粉条,大熊,别用袖口擦口水” 怪腔怪调,大伙拱手告辞,突又发现尚需同路溪口舟渡处,各自哈哈大笑,谦让前行。 李三郎也是租的画舫,各自上船。 “祝李郎君官路亨通,万事如意”躺在交椅上的独孤心慈对着李三郎喊道“要想身体倍儿棒,多走小路少行房” 李三郎听闻差点跌入曲江池。叱道“某倒想看看是何等小娘子才能降住汝这个妖孽” “哈哈,也许尚在岳母腹中” “六十新郎十六妇?”韦二郎倒是接的快。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论急智还得数独孤心慈。 “某就纳闷了,娶个小妾都有意见,魔师怎不干脆把汝变成白痴?免得如此堵人心肺?”李三郎笑骂道。 “恩?说中李郎君宅邸之事了?” “某的事就不劳独孤郎君cao心了,独孤郎君还是想着如何让辽阳郡王早日含饴弄孙” 两厢揶揄,湖心方才真正分别,李三郎往东北隅前行,温钰一行却是西北向。 吴七郎再次去武侯铺销差,余者回到青龙坊吴家祖宅,暮鼓正鸣,天色尚见亮光。 挂上灯笼,独孤心慈开始准备猪rou炖粉条。 等吴七郎从武侯铺回卯,正好出锅,饱餐一顿各自回房不提。 次日阴雨,出完早cao,独孤心慈就忧郁的躺在屋檐下,看着秋雨淅淅沥沥。 “三郎倒有闲情逸致?阴天观雨,愁上加愁啊”韦二郎从前院过来。 “阴天就是阴天,欲雨未雨为阴,”独孤心慈懒散的纠正。 “雨天观雨,愁上加愁”韦二郎从善如流。 “二郎不去读书,怎来消遣某?” “某昨夜回来,思索半夜,某确实不通世务,想向三郎讨教如何理政” “有必要么?” “有必要” “汝一国公前三顺位继承人,学点诗词歌赋不就行啦” “某师也曾劝某学学公文勾当,某不屑一顾,现今回想,却是幼稚” “汝师可是剑南道按察使兖国公陆象先陆师?” “正是,听闻近来会回京述职,某到时会同温大郎和三郎一起去拜访” “嗯,听闻川蜀小娘子皮白肤美,有没有给汝生个小师弟啊?” “额,今年陆师家确实有添丁” “十六新娘六十郎?” “这不是重点,某是想让三郎教某俗务” “俗务啊,好啊,午餐由二郎准备如何?” “某是真心求教” “某是在教汝啊?整治美食不是俗务?” “可这。。。” “什么这?民以食为天,先认识一下什么是食材?” “不错,三郎说的确实不错,俗务应先从食材了解起”温钰郎君进来,手中却拎着一竹筐“某今日去rou菜铺看了看,大有收获” “本郎君来看看”独孤心慈也不起身,扒拉竹筐到身前,“蔓菁,莲藕,嗯,均尚新鲜,这可都是应季食材,这莲藕是潏河的还是昆明池的?某看看,应该是潏河的。” “不会吧?这都看得出来?”韦二郎有些不信。 “确实是潏河的,某问过于掌柜”温钰郎君证实独孤心慈的神奇。 “怎么辨认出来的?” “闻闻味就可以了” “某是真心请教” “某也是真心教汝”独孤心慈委屈。 韦二郎真的拿起莲藕闻闻,被洗的雪白的莲藕闻起来酸甜酸甜的。 “有点甜味” “独孤郎君说来听听,究竟如何辨别这藕的产地?”温钰也笑道。 “哎,某说的是真话,闻闻这藕就可以知道它的产地的”独孤郎君说道“此藕是否沾满黄泥,温钰郎君让于掌柜清洗干净才拿回来?” “确实是,某本想拿回自己清洗,于掌柜抢先清洗了才与某” “黄泥有股酸甜味,臭味不是很明显,黑淤泥则不同,那是腐臭的”独孤心慈解释。 “这黄泥和黑泥对辨认其产地有什么用?” “首先,长安的莲藕一般来自四个地方,昆明池,曲江池,潏河弯地,对了,二郎不就是哪儿的吗?韦曲不是就在潏河边?” “本郎君哪有时间注意此等小事?”韦二郎强词夺理,两人嗤笑。 “还有个地方就是灞桥,灞桥的莲藕最是香甜,一般在东西市售卖,于掌柜就从未贩购过,本来曲江池的藕是青龙坊的最佳选择,但最近曲江池的莲池正封闭修建亭阁,所以于掌柜只能从憰河和昆明池贩卖莲藕,昆明池全是黑泥,憰河是黄泥居多,所以此藕产自憰河” “就这么简单?”韦二郎呆呆问道。 “就这么简单” “独孤郎君才到长安第四天,怎地知道如此多?”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独孤心慈傲娇。 “某也从《水经注》和长安万年县志里看得过少陵塬多黄泥,涝河为黑泥,可从未联想到莲藕上去”温钰郎君摇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