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生问名纳彩先 (第2/2页)
些清净,一顿饮宴宾主皆欢。 次日,独孤心慈被纳兰妃雅拉着穿新衣。 “又不是某去汝家纳彩,打扮个什么劲?”独孤心慈还不乐意。 “汝要给韦二郎点颜面,汝看这新衣衫着身挺精神的”纳兰女帝给其正正幞头。 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独孤心慈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巧妙的烘托出一位艳丽贵公子的非凡身影。那笑容颇有点风流少年的佻达。下巴微微抬起,杏子形状的眼睛中间,星河灿烂的璀璨。 “某帅吧?”独孤心慈还也颇为满意自己的装束。 “帅呆了,去吧,早点回来”纳兰妃雅就笑道,推着情郎出门。 燕唐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问名的文辞大多是:“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家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交杯酒的源起。这一过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 独孤心慈再次从春明门进入长安,春明门大街上早已无血迹,但空气中的那股腥味还在隐约盘旋。 独孤心慈带了大熊阿狗和邱无泪,还有一队少年堂学员进平康坊到摘星楼下,一路有人看到这位远东侯行来,有远远躬身行礼的,亦有早早避开的,独孤心慈自然懒得在意。 韦家此次纳彩的主持人是刑部尚书韦抗,韦二郎韦斌的族中二叔。 “准备的礼物不少啊?”独孤心慈看楼前拜访不少礼盒就笑道。 :“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其礼物用雁。 纳采环节从汉代起,纳釆礼就已经不仅限于雁了。当然,雁还是最重要的一种。奢靡之风渐兴,纳采礼依身份的不同而异。百官纳釆礼有三十种,且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羊、香草、鹿,取其吉祥,以寓祝颂之意;而以胶、漆、合欢铃、鸳鸯、凤凰等用来象征夫妇好合之意;或取各物的优点美德以激励劝勉夫妇,如蒲苇、卷柏、舍利兽、受福兽、鱼、雁、九子妇等。 隋唐曾规定聘礼的定制,自皇子王以下至于九品皆同,标准为:雁一只。羔羊一只,酒黍稷稻米面各一斛。 至于何故用“雁”?者认为“:用雁为贽者,取其顺阴阳往来者。”则曰:“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云“::来,来霜降,谓之霜信。”郎瑛却认为“:雁,诸书止言知时鸟也。行有先后。故以之执贽,以之纳采。”另外,还有书中还从其他角度解释用雁之因“: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 按以上各家说,纳采以及其他婚礼用雁,不外乎三层含义。一是取阴阳往来,妇人从夫之义。所谓“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夫为阳,妇为阴,用雁者,取其妇人从夫之义。二是不失时,不失节。雁为候鸟,秋去春来,从不失信。以上三义,其一取阴阳往来,妇人从夫显然是汉儒们的臆测,不合先秦事实。后两种看法,各有所长。如果仅以候鸟来看,似乎取义不足以证。燕子是以时分居南北,又何独以取雁呢?看来用雁除失时之外,更有取其行止有序之义。雁以转徙飞行,率以老而壮者居先引导,幼而弱者尾随其后,从不逾越。而长幼有序是儒家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把这个原则用于婚娶,使长幼有序而行,非万不得已,不使叔季跨越伯仲而成婚,符合儒家精神。而这种行止有序的行为,除雁以外,其他候鸟是没有的,故用雁为五礼之贽。除以上含义之外,用雁在当时还有喻其从一而终、不再醮之义。周朝时期,从一而终的婚俗已为社会所提倡。当然,从一而终不仅仅是指女子对男子的忠贞不渝,对于男子来说,同样有意义。在一夫一妻制的农业社会里,要求小农家庭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小农家庭本身的需要。这类情况在中有不少反映。“: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人乎,与子偕老。”“:宜言饮酒,与子偕老”:“谷则异室,死则同xue。”诗歌中强烈地反映了人们要求配偶永不离异、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为了强化社会需求,或者时刻提醒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观念,因而把具有“从一而终”属性的鸿雁引进婚礼。因此,五礼用雁,其原因就在“雁”这种候鸟兼具有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那咱们走吧”韦抗尚书看到独孤心慈也没废话,直接命人将彩礼搬上马车。 “等等,某还有安排”独孤心慈就笑道。 新人相遇生爱恋人生问名纳彩先夫唱妇随齐心见妻儿相伴红尘翩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