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咫尺之遥 (第2/2页)
工。 接下来,项目组兵分两路,其中一路是董志带头,还有罗小音和一帮实习的学生,在焙烧出来的氧化铜基础之上,通过分子编制技术,增加钙原子,形成钙铜氧化物晶体,然后在实验中,观测这种晶体是否会在液氮温区出现超导的迹象。 另外一路,就是王一男自己了,他需要在钙铜氧化物的基础上,继续添加钛原子,从理论上计算出稳定的晶格频率,并利用计算出来的晶格频率,推断出干冰丙酮温区超导现象的存在,这个工作相对前面来说,有一个好处,因为已经超越前人的工作太多,王一男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哥德尔系统这个作弊器。 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有实验数据的支持,别人也无法提出怀疑,最多骂一句,“这小子,走了什么狗X运”,当然更有可能的是赞叹一句,“真是天才的想法啊”。 先不说王一男在图书馆里面冥思苦想,就算有作弊器存在,要从理论上阐明晶格频率怎么会产生W-LPair,并且产生超导现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当年,老爱做出了广义相对性假设之后,又花了足足好几年的功夫,才从非欧几何和张量数学中发展出适用的数学工具,从而推导出引力场方程。 王一男的数学基础不错,什么群论啊,微分方程啊,泛函分析之类的,还是比较熟练的,不过晶格频率这种东西,涉及到群论和拓扑学的好多概念,好像还必须在高维空间里面,做流形的微分分析,这可就超过他的能力范畴了。 好在妖怪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李文静这个未来的大数学家,总算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王一男的风头出够了,现在轮到她了,基本的配合模式就是,王一男负责从物理理论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李文静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或者求解,得到结论。 如果跟王一男的预期符合,王一男就接着朝这个方向往下走,如果跟王一男的预期不符合,王一男就需要修改自己的模型或者假设,再重新抽象出新的数学模型来交给李文静求解。 如此在成功和失败中不断反复,直到某一天,理论和实验能完美的符合,一篇完美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就可以诞生了。 当然,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如果没有哥德尔系统这个作弊器的存在,就算有了晶格频率这个天才的想法,那也得好几十年的努力,从无数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才有可能在杂草丛生的蛮荒之间,发现这条唯一的小径。 甚至,很有可能王一男和李文静都看不到出成果的那一天,幸运的话,后来者会在论文中提一句,“建立在W-LPair理论的基础之上”,不幸运的话,他们的工作会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不为人所知。 当然,有了哥德尔系统就不一样了,已经提前知道目的地的王一男,怎么会让自己成为一路上的风景,别人祭奠的对象呢,所谓出名要趁早,王一男早就给自己预定了大神的位置,目标是星辰大海的男人,怎么可能倒在这个地方。 几周的时间过去了,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董志带领的研究团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按照哥德尔系统设计的光化学 电化学步骤,成功的制备出特定结构的钙铜氧化物,并且在略高于额液氮温区的温度上,观测到明显的超导迹象。 虽然和理论预期的一样,这种迹象是不稳定的,但是实验过程是可以重复的,这就足够了,大牛的拼图上,写下了坚实的一笔。 但是王一男自己负责的这一路,就没那么顺利了。 问题出在计算晶格频率上,简单的氧化铜的晶格频率,王一男和李文静给出的理论很简单明晰,加上钙原子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手段,也能计算出来,并且和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但是再增加钛原子之后,之前的数学方法就不适用了,出现了非常多的奇点,也就是无穷大。当然,在哥德尔系统的训练中,肯定也出现了同样的无穷大,只是哥德尔系统神奇的消除了这些无穷大,并得到了最终结果。 王一男可以使用这些结果,但是对于完整的科学研究来说,他还得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消除这些无穷大的。 王一男恨不得剥开哥德尔系统的外皮,问问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可是作为神经网络,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层一层的权重数据,你问问米歌下围棋的狗狗,为什么下一手要在这里,它也一样一脸懵圈的看着你。 “我大脑里面无数的神经元,共同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不能理解,那是你们太弱了”,要是哥德尔系统会说话,它一定也会这么说的。 王一男感觉自己快疯掉了,跨越千山万水,走了几十万光年来到这里,离成功就差那么一小步,估计是个人都会疯的吧。 咫尺之遥,一水之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