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威逼利诱 (第2/2页)
陈登,字元龙,下邳怀浦人,二十五岁时被举为孝廉,任东阳县长,后被陶谦提拔为典农校尉,主管屯田。但其人聪敏多才,所长并不只有种庄稼,现在的官职是广陵太守,一个堂堂正正的一郡之地的老大。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我对他的生平如此清楚。 “当日一别,元龙没有想到竟还有与将军相见的一天。” 讲道理,其实我与陈登并没有那么熟,以往彼此往来大多是为了公事,此刻那张横在我们之间的案几上却布满了热络的酒菜,仿佛我们真的是两个许久未见的挚友一样。 既是两个许久未见的友人再次相见,理所应当少不了一番寒暄。我和陈登一边吃着酒菜,一边微笑着打探对方的近况,聊着旧闻趣事。他并不急着探明我的来意,我也没打算立刻向他摊牌。 “听说前些日子将军仅花了三天便破了皖城,现下节制了江东所有兵权。”陈登替我满上一盏酒。“看到将军如此年少有为,温侯泉下有知,也应该感到安慰了。” “看到自己的徒弟能够出人头地,师父的心里必然是感到快慰的,只是……”我将陈登为我倒的酒一口闷喝掉,一点都不怕酒中有毒。为保险起见,走进这家酒楼前我就已服下了华佗亲手调配的解毒药。“要让师父的英灵安息,还缺了些敌人的鲜血,和头颅。” 陈登正在夹菜的筷子,蓦地停顿在半空。 无独有偶,周遭原本嘈杂的交谈声也瞬间戛然而止,仿佛海浪即将形成却瞬间退潮。偌大的二楼里几十号人,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微风从虚空的栏杆间徐徐吹来,如同女子轻柔的手轻轻拂面,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样柔弱的力道,却无法撼动坚硬凝固的石雕。 “……敌人么?”陈登放下手中的筷子,叹口气。“所以将军此来,可是来取小人性命?” “我可没有指名道姓。大人如此不打自招承认,莫非是因为做贼心虚?”我的身体微微前倾,双眼如同鹰之眼,死死盯着他。“不过大人误会了,若觉明真想向大人寻仇,又何必甘冒奇险潜进城,只为与大人饮酒叙旧?“ 这是一道简单到几乎不能称之为”哑谜“的哑谜。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师父对我何止仅仅只有授业之恩?陈登的反戈在师父的败亡中起了多大的作用他自己比谁都清楚,会认为我把他当成罪魁祸首无可厚非……真是太高看自己了,我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这哑谜的答案很简单。 我并没有否认我是来寻仇,却否认了向他寻仇。 “将军……是冲司空大人而来?”陈登瞪大眼睛。 “还望大人行个方便。”我微笑,不置可否。 司空,三公之一,主要的职责是负责朝廷的民生基础建设,以前的名字是御史大夫。三公中的另外两个,一个是由丞相改过来的司徒,一个是太尉变成的司马。自古以来,三公地位相当,各司其职。 但权力这玩意奇怪的很,说是说可以分割成很多官职,分配给不同的人相互配合,但军政经从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三个个体,权力越大,能决定影响的方面就越多。何况千百年来,三公的称谓和职司早已有了改变。 如今这大汉王朝的司空是曹cao,也是害死师父的罪魁祸首,连皇帝都牢牢掌握在手中的他哪里仅仅是个区区司空,俨然已是在幕后摄政的无冕之王。 “我是该称赞将军勇猛果敢?还是该蔑视地说,将军胆大妄为?”陈登停顿的筷子重新启动,他的眼睛,甚至没看向我一眼。“趁袁曹之争打司空大人的主意也就罢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元龙既已蒙圣上信任出任广陵太守,守土有责,又岂能容宵小放肆自由进出?” “那么,不知以大人之高见,到底谁是敌?谁,又是友呢?”我把玩手中的酒盏。“曹cao自封司空,挟天子以令不臣,圣上在许昌就是一个被曹cao随意摆布的傀儡,汉室的威光早已荡然无存,大人却如此心甘情愿为欺压天子之国贼镇守门户,是一片赤胆忠心,还是助纣为虐?” 汉室名存实亡是不假,天下稍微有点眼珠子的人都看得出来,但这个牌子却并非一点作用都没有,上一个胆敢公开反叛汉庭的诸侯的下场有目共睹,我想没有人愿意当下一个。 与百姓们的意愿无关,只是不想给其他有同样野心的道貌岸然之辈,一个联合攻击自己的理由。 陈登是一个聪明人,这些东西他要远比我看得透彻,这些坑他越看得明白,就越犹豫。 趁着他迟疑该如何替自己辩白的当口,我趁胜追击道:“江东孙家世受国恩,从最初的孙坚老将军,还是传承到现在的主公孙翊,无一不是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如果陈大人肯从中助上一臂之力,作为匡扶汉室的忠臣,将来的前程,又岂会只是区区一个广陵太守?大人先是出谋划策,逼杀师父,为曹cao夺得了徐州,后又镇守广陵,两次以区区数千守军打退孙权数万大军,现在不仍然还只是一个区区太守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