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方天画戟_第十六章 英雄救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英雄救美 (第1/2页)

    “那么……”

    送别黄氏这一家子,重新回到县府衙门里坐下,我思考起目前的形势。

    时间:建安五年,八月。

    地点:匡琦。

    可用兵力:除去零头,我手中的可用兵力足有一万八千人。

    匡琦只是一座位于广陵郡南边的一个小城,并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这突然多出来的万八千人,但他们在城外驻扎就可以了,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这个。

    粮草。

    最初从吴县出征的时候,为了行军的迅捷与轻便,粮草带不是很多;后来为了逼迫陈登投降,匡琦的粮草也被我焚毁殆尽,根本就没剩下多少。

    诚然现在匡琦我是已经拿了下来,可以从江东运粮草过来。但先不说路途遥远的问题,江东安定下来也没有多久,又刚刚经历过反叛,可以用来供给这支长征军的余粮并不是很多。出征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本是以闪电战的方式以战养战,但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我暂时得驻扎在这匡琦城内,等待各方传回来的消息了。

    “‘飞将骑’有消息传回来了吗?”我有点坐立不安。

    “哪有那么快?陈太守也才走了两天吧?”徐庶掩嘴轻笑。“元直知道粮草的重要性,但现在军中存粮还算富余,匡琦与广陵郡不过三五日路程,大哥何必这般焦急?”

    刘晔留在匡琦暂代了这县守之后,从事中郎的位置就完全空了出来,左右没有备选的人手,我便将徐庶提拔了起来,也算是我给他的第一个考验。

    按正规的官制来说,从事中郎这个官职跟我的中郎将一样,都是七品官,区别只是文武有差,我并没有随意更换人选的资格。但,在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官职品级什么的早已跟权力不沾半点连带关系,真正决定一个人说话能有多大声,是看他的手中,掌握了多少兵力。就算曹cao这个一品的司空来了,孤身处于这座两万人的军营里,也得给我装孙子。

    但是反过来说,从事中郎毕竟还是七品官,除了身为一军之帅的我和迁任军师祭酒的鲁肃,没人的权力比他大,如何处理跟这份权力同样大的事务与压力,正好是他能力和存在价值的体现——也许他并不是贾诩那种随随便便就能想出数十条毒计的计略型谋士,而是能将数十条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的政略型谋士也说不定。

    让陈登支援我军的粮草供给,就是这厮献的一条计策。

    高顺跟陈登去广陵,固然是要见证陈登的交接,但清点可供我军数月食用的粮草,同样也是他的任务。

    “哦。”我整个人顿时趴在了案几上,像是一团没有脊椎的泥。

    其实我之所以这么焦虑,倒跟高顺没什么关系,我也知道就算情况有变,消息也不会那么快就传回来;也不是因为牵挂袁曹之战,根据贾诩的情报,袁绍在初战失利,一下子折了颜良文丑两位大将以后,到底还是凭着自己雄厚的实力强行渡过了黄河,双方现在正在官渡对峙僵持,看起来颇有打上一场持久战的意思。

    而是我忽然觉得……我好无聊。

    在出征前准备的作战计划全数落空,我带着这两万人马不得不驻扎在匡琦里,忽然之间我发现,只会打仗的我在无仗可打以后,竟无事可做了。从前我还是带着五千人马还好些,闲暇时还能自己找个地方cao练兵马,但率领两万人的时候又不一样——不是没有地方的问题,这两万人马其实是各有统属的,真正上了战场极有可能分开作战,除非是正面对刚的野战,否则拿两万人一起合练的意义远远小于让他们各自训练。

    现在我才有点明白,为什么孙策那么热衷于狩猎了。其实他未必真的喜欢,可能就是那四个字在作祟罢了:闲得蛋疼。

    我是没什么事干,徐庶这个从事中郎却还有大把的事务要处理,挥挥手让他留下不必相送后,我回到房间里倒头就睡。

    醒来时已经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这一睡,竟一直睡到了夜晚才醒。

    “嗯……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我敲了敲脑袋。

    当然没人回答我,这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其实我不太喜欢有人服侍,毕竟从小就没有这样的条件,自然也就没有这种习惯。在家里是有夕颜和桃芝两位大小姐在所以没办法,现在领军在外,当然是一切从简,越少负累越好。

    简单洗漱了一下,没有惊动任何人,我一个人晃晃荡荡走出了县府衙门。

    跟所有被炎夏包围覆盖的城市一样,夜晚的匡琦与白天相比并什么太大的差别,微湿的夜风里有股海水特有的淡淡咸涩味道,让我精神一振。如果不是匡琦这个城池的格局实在是小过了头,我差点以为自己回到了同样位临海边的吴县。

    新近攻克的城池,宵禁并不可能这么快就解除,但街上来往的人流并不少,虽然说不上灯火辉煌、摩肩接踵,但总算是给这个交界小城增添了一些人气,不再像是阴森恐怖的无人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