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方天画戟_第十八章 自绝后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自绝后路 (第1/2页)

    兵法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但其实,行军里很多前期的准备,比起粮草来说还要重要。

    在真正出发前,有个问题我一定要事先问个明白。

    “你觉得,我们能瞒多久?”我问。

    “最多……”他眯了眯眼,瞳孔里寒意森然。“不会超过半个月。”

    “够了。”

    第五天,我终于接到了“飞将骑”的回报,表示一切正常。为防走漏风声,高顺的“陷阵营”到现在依然打着匡琦败兵的旗号,在广陵看守陈登提供的可供我军一周食用的粮草。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其余的,陈登保证会从沿途的郡县里分别拨付。

    同时,吴县方面也给了我继续供给粮草的保证,由留守在匡琦的刘晔负责中转押送。

    “祝,武运昌隆,旗开得胜。”以清茶代替送别的酒,刘晔高高举起手中的盏。

    “祝,风平浪静,城在,人不失。”我一饮而尽。

    扭过头,我骑上了宝儿的背,头也不回地,向前走。

    匡琦,虽说是位于徐州和江东的交界,但到底还是跨过了汉江水,扎根在了江北。从这里到广陵,两万人的大部队,只有陆路可以走。

    然而,虽说是跨过了长江,但徐州却从来没有挣脱过淮海流域,路边随处可见从淮海分离出来的支流,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当得是波光粼粼,风光无限。两年前曹cao水灌下邳,掘的就是沂河跟泗河的水道。

    虽然一路上风光无限美好,但我们可不是来游山玩水的。一路上除了行军外,就是安营扎寨,埋锅做饭然后睡觉。无论是钓鱼还是打猎什么的,包括我在内没有一个人脱队去做。毕竟伯符遇刺的场景,仿佛仍历历在目。

    就这么畅通无阻、不疾不徐行军了三日,我们终于看见了广陵城的轮廓。

    “怎么样?”看到我望着目光尽头的广陵城良久无言,鲁肃策马走了过来,问道:“有没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屁的家!”我嘴里叼着的草禾向下一压。“广陵郡一直都是陈登的地盘,我从来就没来过。”

    鲁肃不置可否笑了笑,而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想理他,我转过头,看着另一侧的周英。蔡勇在吴县阵亡以后,他就顶上了蔡勇“飞将骑”百骑长的空缺:“确定城内城外都没有埋伏?”

    “属下敢立下军令状,绝对没有!”周英哭笑不得,这个问题我自己都数不清已经问过他多少遍了。“‘陷阵营’和‘飞将骑’已明察暗访了多次,就差没把整个城池给翻过来,确实没发现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若是属下无能,有所疏忽,属下自当以一死谢天下!”

    “别紧张,我不是怀疑你的忠诚和能力,多问几句也只是为了安全着想,毕竟现在我们经受不住一点任何方面的失败。”我安抚道:“没有伏兵就好。”

    我一马当先向前走,像个为全军开路的先锋。广陵城墙的形状与纹路在我的眼中逐渐变大,那两个站在城门外的身影也越来越清晰。

    总是一脸严肃的高顺,和正在淡淡微笑、没人真正他在想什么的广陵太守,陈登。

    “顺/元龙,见过将军。”

    “两位大人免礼。”我跳下马,脸上同样挂着虚伪的微笑。

    按照早已议定好的安排,魏延领了两千弟兄随高顺一起去帮忙搬运粮草,剩下的人包括我,都在陈登的引领下走向临时的驻地。毕竟是陈登在广陵郡的根基,比起匡琦广陵城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容纳凭空出现的两万人马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当搬运粮草、安营扎寨、安抚军心等一切事务粗略安顿好后已经是晚上了,我抬起头看着清明的夜幕上要圆不圆的凸月,深深吸了口气。

    当然算不上很凉爽,但当夜晚的微风吹在透了一身汗的身体上,我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有种清凉的感觉。

    仿佛是微风化为了看不见的双手,将浮空高悬的云层轻轻拨弄了开,今晚的月色与周围的点点星光,很明亮,很璀璨。

    “约定的粮草元龙已经完全交付给魏将军了,将军若是不信,大可亲自清点。”陈登的背微微躬着,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半点商人谈交易时该有的市侩。“将军莅临广陵,按道理来说元龙本应为将军设宴洗尘,但为了咱们的大业着想,元龙认为一些无谓的礼节,这一次,我们还是能省就省吧。”

    句式用的是问句,但陈登看着我的眼光却沉寂如水,一点真正等我的答案的意思都没有,仿佛是笃定了我一定会答应他的这个要求。

    我的眼睛轻轻缩了一下,嘴角不由自主扬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