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2/2页)
“行,这一身就好,不会失礼。” 晓冬跟着莫辰往外走。 他低头想袖子上那一块湿了的印斑折进去,没留意到莫辰在出院门的时候转头看了一眼窗子的方向,嘴角微微弯了起来。 还没进师父的院门,晓冬就听见了师父的笑声。 说到这个院子,前天打扫的时候晓冬也进来帮了忙。这个院子并不大,位置也不是最好,按理说,师父该住个更宽敞气派的地方才对。 可这个院子是师父自己挑的,他说就住这儿了。 晓冬当时还有些纳闷,可是接下来他听见屋里另一个声音说话。 “这个院子倒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变。以前窗户底下不是还有口大缸吗?我记得缸里还养了莲花和鱼。” 李复林懒洋洋的回答:“现在缸还在啊,就是花和鱼没了。” 原来这是师父以前住的地方吗? 晓冬还真没往这上头猜。 因为这个院子看着离正院很远,又小又偏。 师父如果以前在家族里就住这么个院子,那他以前在家里的日子可能过得不是那么顺心吧? 莫辰领着晓冬进了院门。 晓冬看见了那位来客的模样。 怎么说呢? 这位客人年纪看着比师父还大,因为他的头发胡须都是白的,穿着一身深灰的长袍,面容清瘦,年轻的时候必定长相不俗,即使现在须发皆白,也是一副气度高华的前辈高人模样。 他看见跟着莫辰进来的晓冬,笑着问:“这就是你新收的小徒弟?” 李复林朝晓冬招招手,示意他到跟前来。 “快来拜见宋城主。” 宋,城主? 晓冬愣了一下,都忘了给人见礼了。 好在宋城主不介意,还笑着说:“叫什么城主?太见外了。我年长你师父些许,称我一声师伯就行了。” 这个宋城主,和前两天他们议论的宋城主,是一个人吗? 要是一个,师父之前怎么没说起他和城主这么要好呢? 要不是一个人,那……那也太巧了,巧的晓冬都不相信了。 哪来那么多城,城主都姓宋? 师伯他喊不出口,还是按着师父说的,称呼宋城主吧。 “嗯,你这运气好的不象话,别人费尽心思周游天下也找不见一个可心的徒弟,你这随随便便就能收着美质良材。” 被夸成“美质良材”晓冬有点儿难为情。 他也算良材?明明师父是却不过人情才把他收留下来的,他在修道上的天赋差得很,还得大师兄费心费力的给他调理。宋城主这简直是睁眼说瞎话嘛,夸人这么夸也实在太假了。 李复林笑得很得意:“别的事情上头我不敢夸口,可是这几个孩子确实都不错。今年我还打算再收一个,回头你那份礼可不能省了。” 宋城主说:“唉,你都这么多徒弟了,就不能分我一个?” 师父说的要再收的徒弟,应该是指的翟师兄吧? 晓冬也替玲珑师姐和翟师兄两人高兴。 虽然现在翟师兄是外门弟子,可是大师兄他们对他的指点并不藏私。但是有这个名分,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师姐一定高兴。 翟师兄那就更不用说了。 晓冬的高兴还有另一个原因。 从陈敬之跑了之后,师父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有个疙瘩。师父对徒弟总是真心实意的,没想到陈敬之却是一点都不念师门恩义。晓冬担心师父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个。 不过现在师父说又要再收一个亲传弟子了,那应该是把这事儿已经看开了,放下了吧? 当然,将来叛师的账还是要跟陈敬之算的,现在只要师父不为这事所扰就行了。 就是…… 晓冬开始琢磨另一件事。 一般宗门里都是按照入门论排行的。外门弟子中不乏比大师兄还年长的,仍然要乖乖的敬着莫辰,称一声大师兄。 外门弟子转为亲传弟子这事儿以前在回流山没有过,翟文晖可比晓冬大,甚至比玲珑都大,他要是成了亲传弟子,论起排行来,是在晓冬之上还是之下呢? 晓冬自己是愿意称他一声师兄的。 但是晓冬要改了口,姜樊要不要改口?玲珑要不要改口? 要是大家都不改,让晓冬对翟文晖喊师弟……他实在喊不出来啊。 宋城主同李复林说:“这几日城里来人越来越多,鱼龙混杂,只怕是会闹事。你要不要带着徒弟搬我那里去住?” 李复林摆摆手:“快拉倒吧。你那里现在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我要一住进去顿时成了众矢之的,麻烦更大了。你要惦记我,就来我这儿坐坐,咱们烫点酒说说话就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