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寻觅 (第2/2页)
修道一途,小施主有此想法倒也可以理解,我想我倒能为小施主解说一二,请进屋一叙。”老僧笑着为应天引路。 听到这里应天心里砰砰直跳,寻找良久终获线索。 这个老僧法号行一,是当代主持的师叔。他在数年前已经踏入炼神期。一身实力远超杨天华这个气动期,特别是当踏入炼神期之后自身的精神力就能够开始产生神念,神念之奥妙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出。 “我少林寺传承上千年,一直弘扬佛教小成禅法,这本是源自佛教圣地的高僧所传授。小成禅法经文中蕴含修佛之术,正是因此,我参悟佛法五十年才修到炼神期,只是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为什么只能止步于此?” “少林多遭大难,经文多次遗失,如今功法不全,炼神期以后的功法已经全部遗失了。”行一摇头苦笑道。 “那大师可知这世间是否还有修行之人?”应天急忙问道。 “自然是有,只是都不现世,修行之人自有修行之人的世界。我曾经偶然见到过一位修道高人。”行一老僧虚眯双眼缓缓说道。 “什么?您竟然见过修道之人!”应天瞪大双眼望着老僧,终于说到重点了。 “那是在二战时期,我曾在四川峨眉山一带见过一位高人诛杀妖邪的场景。那位修道高人法力滔天,神威无敌,袖袍挥舞间就将那尊骇人之极的妖邪打得形神俱灭,之后事了拂衣去,瞬间就了无踪影了。”说完老僧陷入深深的回忆,似乎还沉浸在那位高人诛灭妖邪的手段。 峨眉山么?传闻峨眉山一带统称蜀山。应天沉寂下来,这是个在传说中拥有剑仙的神奇地方。那位高人在那里现世就说明了一些问题。本来自己已经制定好了路线,现在看来已经用不上了。下一站就定在蜀山吧。 应天告别了老僧,他许诺对方如果自己寻到修士世界就会回来告诉他。 应天又一次踏上了路途,去往蜀山。这次他是怀着激动地心情上路的。他已经证实了现今世界还是有修道之人的。 泱泱岷江,峨峨蜀山,惟蜀有才,奇魂磊落。传说蜀山剑侠执剑仗天下,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应天小时候就崇拜蜀山剑侠,没想到如今自己竟然真的要到蜀山寻找剑侠遗迹。 应天按照行一老僧所说的地址来到了一片山脉,这里已经属于峨眉山了。应天抬头观望,四周都是巍峨的山脉,山势陡峭险峻。正应了李白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到了这里既是以应天的功力也难以运用轻功攀岩。 应天在这一带搜索良久却什么也没发现。他境界不够,如果能够到达炼神期修成神念就能以神念搜索。 在此停留了几天之后应天最终无奈的离去,难道这个世上真的没有修士的存在了么?应天仰天长叹。他得到修真功法,如今只想找到和他一样的修士,只是努力这么久依然毫无所获。无奈之下只好按照原先设定好的路线走了下去。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里他走过很多地方,其中有青城山、武当山、神农架、昆仑山。只是遍寻天下仍无一所或。 这一日,应天来到了江西,久寻无果的他又来到了道教一大圣地——龙虎山。 史书记载东汉中叶,张道陵于江西鹰潭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皆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曾有十大道宫,八十一道观,三十六道院,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应天选择这里自然是看上了龙虎山悠久的历史和对道教的深远影响。 观宇整饬,飞甍丽栋,映掩山水;崇台邃阁,缭绕山林。走在秀美多姿的碧水丹山之间自然有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渐渐地应天来到了闻名已久的上清溪,上清溪两岸的奇峰、崖墓透露着神秘的气息,这种气息让应天有种窒息的感觉,十分诡异。悬崖之上悬挂的无数悬棺似乎是按照某种神秘的阵法布置的。但是以如今应天的眼力并不能洞彻其中辛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