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君临天下_第五十八章 前路之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前路之远 (第2/2页)

道。见曹泽,郭彰诧异,便道,“没有口供,也没得画押,”沉吟一刻又道,“他的哥哥又是知府,今日必来为难,你要处置得当才是。”

    ”就凭他兄弟合谋毒杀何某职官,还敢来向我追问有无口供?”郭彰笑道,“这不妨事,冯喜龙今日不来明日必来,你就瞧兄弟的。——刚刚咱们放那个人去,就是叫他报信儿的。只怕他不来,打起笔墨官司,倒麻烦了!”

    “这我知道,便打官司也是你准赢无疑。”萧言慢慢说道,“我是说,兄弟宦程正远,今后遇事要更有静气才好。”

    这确是金玉良言,郭彰心中十分感佩,忙道:“兄弟记下了。”

    这时日上三竿,吃过早点,郭彰索性放出牌示,说要在此逗留三日察访民情。昨夜杀人的事已轰动了全镇,百姓们扶老携幼拥到镇北来看,一座破关帝庙前,赛似逢会一般。郭彰派了人提着大锣,一边嘡嘡敲着一边叫道:“钦差大人在此落轿三日,百姓有冤状申诉,到关帝庙直呈啰!”

    正嚷着,前头人流忽然让开一条甬道。一乘四人蓝呢轿颤悠悠地抬过来了,前头仪仗牌示一律不用,只几个衙役用手推着人群为轿子开路。原来是郑州知府冯喜龙到了。

    他原是昨夜得报,自己兄弟冯庆龙在乌龙镇被土匪绑票,便去营里火速点了二百名士兵,亲自领队前来剿杀。到了镇里他才打听到竟是钦差驾到,这才忙不迭将兵丁从人等打发回去,自乘轿子来见郭彰他们。百姓们本来摩拳擦掌,三五成群商议着要推举士绅叩见钦差,见他来了,便都停住,呆呆地望着他径往关帝庙而去。

    郭彰正与曹泽,萧言在大殿上高谈阔论,忽见一校尉进来,递上手本履历道:“郑州知府冯喜龙请见总宪大人!”

    “叫他进来!”郭彰收了笑脸吩咐道。“倒要看看,这是个什么物件!”曹泽喝口茶道。正说间,冯喜龙已进殿内。三人留神看时,此人五短身材,方正面孔,一脸精悍之气。那冯喜龙一边报说姓名、职务,仰着脸只拱了拱手,按府厅见督抚的仪节行了庭参礼。照规矩郭彰是该亲扶免礼的,但他却端坐不动。冯喜龙便不肯再行拜礼,两个人心中早已存下芥蒂。

    “请坐献茶!”郭彰冷冷吩咐道,故意又问,“足下便是郑州知府?”

    “不敢,”冯喜龙躬身答道,“廷寄早已接到,却未料到钦差大人来得如此之速,未及迎候,乞望恕罪!”说着话锋一转问道:“大人昨夜杀敝府冯庆龙,但不知他身犯何罪?”

    郭彰不料他竟胆敢先发制人,怔了一下答道:“兄弟杀他,自有可杀之理。怎么,我斩他不得?”

    “不是这等说。”冯喜龙挺起腰来,“冯庆龙现是五品职官,又值奉命催科交纳更名地银两,并非不法之徒。大人就是杀了他,也须有个交待,不然卑职无法回上头的话。”

    “百姓饥苦已甚,哪来的银两缴纳更名地钱?本大臣已拜折奏明王上,请旨一概蠲免!”

    “请旨归请旨,蠲免归蠲免,”冯庆龙昂声应道,“现今既无旨意,足下便有擅杀职官之罪,卑职不能不具折严参!”

    萧言在一旁留神听着,忽然哈哈大笑道:“毒杀前县令何某,逼死十三条人命,也是奉命而行的么?”

    “什么何某,什么十三条人命?”冯喜龙毫不示弱,“我自与大人回话,你是什么人?”

    “他问就问了,是什么人也不劳你相问!”郭彰大怒,“来,撤座!”便有两名校尉上前,将冯喜龙一推一个踉跄,抽去了条凳,又听郭彰接着吩咐:“革去他的官职!”

    “慢!”冯喜龙十分刁顽,两手一张大喝一声,“哪个敢?我是统选的官!”

    “统选”是指三朝与齐国存有争议的地区,由两国共同起草选定的地方官。这些统选出的官有齐国的官员,也有三朝的官员,即便处置也需两国一同商议,十分麻烦。郭彰不禁蹙额为难。但事到其间,实无转圜余地,面子上也真是下不来。

    正想着对策,只见曹泽运足道气,冲着冯喜龙要害只一掌便使得他断了半口气。萧言就势从架上抽出剑向他心口处猛地一戳,直刺出后心半尺有余!郭彰吓得不禁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又缓缓睁开

    冯喜龙兀自后仰前合地不肯倒下,双手捧着胸前剑柄,口中出血,吃力地道:“你……你们……好毒哇!”

    “无毒不丈夫!”不等那两人搭话,郭彰笑道,“杀你不冤,百姓欢喜!也省得你我再打笔墨官司。”说着亲自上前,将剑猛地一拉,顿时血流如注。冯喜龙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连腿也没蹬一下就咽了气。冯喜龙带的从人见此惨状,个个面色如土。曹泽,萧言瞧着这一风流文雅的书生,竟也如此手狠,也是暗自心惊。

    郭彰若无其事地从怀中抽出一方丝绢,揩拭了宝剑上的血迹,说道:“痛快痛快!一日一夜为民连除两害,王上于我等必有褒扬!”

    众人退下之后,曹泽只觉痛快,对郭彰道:“小子,平日里看你瘦小枯干的,我倒不知你竟具如此才略胆气,倒是小看你了!”郭彰笑道:“我哪来的什么才略胆气!这点神气还是看着三国水浒之类勉强学来的。只是真遇到事情又是另外一样了。”言毕微笑,萧言却默默不语,半晌方道:“只是下手也太狠了些儿,君子不近庖厨么。”

    “手不狠,何来的天下呢?”郭彰笑道,“这都是读书心得了。”

    “幸好这冯喜龙是三朝那边的人,又作恶多端,想必王上不会责罚于我们。下次可不能这么鲁莽地杀人了。”萧言嘱咐道。

    三人在乌龙镇盘桓了几天,又细细将二冯的罪状依律补了文书,才拜发奏折,六百里加急递齐国都城,请旨处分。一切办理完毕,第六天头上,诏令下来了,一份明发,一份廷寄。

    郭彰看了明发诏谕后笑道:“这一道恩旨,蠲免了更名田的钱,真是功德无量!圣明如鉴,天下从此可以昌盛归化了!”

    萧言道:“先别高兴得太早,再看看这廷寄,这是对咱们的处分了!”拆开看时,更是喜不自禁。原来是萧稹亲笔朱批,前面复述了三人自请处分的话,后面的朱批写道:

    据该御史并御派亲信不经请旨诛戮职官,本应酌情惩处以伸国家明令。念其剪暴于俄顷,诛逆于初萌,其初志可佳!着令仍以原旨西行,一路查询吏情,细细具折奏朕。所请处分免议。

    看到这里,郭彰惊喜叫道:“二位快看,王上还问及你们呢!”曹泽,萧言忙看时,只见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曹公与萧言表哥可好?甚念。致吾意。汝家眷皆以妥善安置,无须挂怀。天已寒冷,望汝等一路上多加保重,山高路远,一路艰险,保命为重,其余尽力即可,切切。

    曹泽看后不禁笑道,“着前面必定是叫人起草的,后面这些半文半白的话肯定是自己写的了。”

    “看那歪歪扭扭的字就知道了。”萧言感概道,“话虽然粗陋了些,情义却真。”

    三人两眼泪汪汪地拜了诏书,立起身时,袍袖尽湿。

    贪官的事情也好,三朝的冲突也好,一定要尽力去办。三人想着,不光是为了赎罪,为了权势,也为了那个堪为知己的君主。

    前路漫漫且艰险,但只要希望尚存,知己犹在,也就显得不那么辛苦了,不是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