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准备好了么 (第2/2页)
,脸上却像刚睡醒的孩子一样平静。刑部尚书和几位侍郎、科道等一群官员因未奉诏进内,只在刑部天井院里向上叩了头,远远退到一旁,不安地注视着这座立刻变得至高无上的客厅。 “傅师行,”萧稹把玩着手中的扇子,对伏在地下的傅师行说道,“此时此地,你心里在想什么?” “罪臣在想……”傅师行身上一颤,他完全没想到王上会问这个,不由抬头望了一眼萧稹,答道,“此地自齐国建国以来,一直是国家掌刑之地,由此向归宿走去,只有咫尺之遥。万千jianian恶之徒在此伏法,亦有仁人志士在此蒙冤受辱……此时罪臣不意得觐见圣颜,一诉衷曲,臣虽死,快何如之!” “你有何衷曲可诉?”萧稹变色说道,“尔不过一个小小知府,辄敢妄言国家大政,离间两国和睦,还不是死有余辜!”这话声音虽然不高,透着极大压力,薛必隆和孙大荣等人心里竟不禁起了一阵寒栗。 “圣上这话差了!”傅师行横了心,抗声言道,目中炯炯生光。在场的人都吓了一大跳,却听傅师行大声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臣职在司牧!臣亲见三朝官员倒行逆施,横行不法,招兵买马,意图不轨!若缄口不言,明哲保身,则有欺君之罪;若直谏犯颜,又有妄言乱政之罪——是进则身死,退则心死,身死与心死孰佳?请求圣上明断!” 萧稹觉得自己的心好像从高空中一下子沉落下来,“舍生取义”四个字闪电一样划过,划得他的心一阵疼痛:这样一个人物,竟迟至今日才发现!怪不得连一向刚正不阿的薛必隆也亲自替他求情。 他沉思一下,提高了嗓音朝外喊道:“叫刑部尚书进来!” 刑部尚书陈正治“遵旨”地答应一声,三步两步跨进来,还没有跪稳便听萧稹问道:“你们准备将傅师行如何处置?” “腰斩!”陈正治不假思索应口答道。 “不能轻一点么?” “回王上的话,臣只能依律定罪。”陈正治说道,“恩自上出,减刑轻判应由王上特典。” “嗯。那就……弃市吧。”萧稹仿佛在重压下吁了一口气,瞟一眼傅师行,又道,“你方才说得很好,我成全你——不要怨我狠心,朝廷有朝廷的难处,毕竟是两国之间的大事——你还有什么话么?哦,你的老母、幼子,我自当关照户部着意抚恤……” 萧稹一边说,一边审视着傅师行。 “罪臣无话可言……”傅师行此刻听到老母、幼子,真比万箭钻心还要难过。他饱含着泪水,强压着没让自己哭出声来,只是伏地恭恭敬敬行了三跪九叩大礼,颤声说道:“谢恩……”站起身来又向薛必隆和孙大荣各作了一个长揖,含泪笑道:“恩师、荣兄,兄弟就此别过了!”说罢,便提着大镣昂首向厅外走去。 “站住!”萧稹突然起身断喝一声。原本镇静从容的脸一下子涨得血红,几步从厅中跨出,目光如电地盯着陈正治,一迭连声命道:“给他去刑!”说着脚步不停地走近傅师行,一边看着两个司道官员忙不迭地开锁去刑,一边抚着傅师行的肩头说道:“好!果然是肝胆照人,果然是烈烈丈夫!杀你这样的臣子,我岂不成了桀纣之君?” 傅师行原被这猝不及防的变故弄愣了,待明白过来,哪里还控制得在自己,扑身伏地嚎啕大哭。 “你先在都城住下。”萧稹扶起傅师行,替他拍掉臂上尘埃,轻声说道,“你的朋友有不少在都城供职。你在他们家养养身体,有什么奏陈、建议,暂由薛必隆代呈,我要用你这块石头,叫你重回边境做官,你可敢?” “奴才有何不敢?”傅师行大声答道。 “虽是个文官,性情倒像武官一样有些莽撞啊。”萧稹侧头看看薛必隆,“真是什么样的师傅,什么样的徒弟啊。” “这......”仿佛被说到了痛处,薛必隆咳嗽了几声,立马转移话题,“王上惜才固然是好事,只是三朝那边还是要有所交代的。” “说的是,不过与三朝即将开战的事是板上钉钉了。”想着边境日益燃起的战火,白辰轩,周辰他们从远方带来关于穿越者的消息,以及白辰逸那封充满着挑衅嘲讽的书信,萧稹更加确定这一点,直言道,“长痛不如短痛,不能任由他们再这么下去了。” “先被声张,告诉司马倪,萧杰他们暗地里做好准备吧。”萧稹吩咐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