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草根皇帝_第一章 鱼跃龙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鱼跃龙门 (第2/2页)

之滨营建新的城市是大吉大利的。”于是天子大喜,下令动工兴建成周(即洛阳)。

    几年之后,一座宏丽庞大的城市矗立在了洛水北岸,其地位仅次于镐京。为了表示对成周的重视程度,象征国家权威的九鼎重器也被搬到了这里。到周平王时,正式将都城迁到此地。

    洛阳带着风水的诡秘,一开始就以帝王之都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洛阳的地貌是个盆地,地质上称伊洛陷落带,四周山峦起伏,围成一道屏障,只有在伊阙(今天龙门石窟附近)留一出口。这地势恰如古人的房子,四周高墙,大门紧锁,最能给人安全感。是风水学中的上上之地。窃以为,风水观念起源于古人的体验,他们用选择家的方式来选择城址,因为在他们看来,城就是家的扩张,而且,都城就是帝王之家。甚至有可能更早,来源于人类在胚胎时期的体验,对于弱不禁风的胚胎,最安全舒适的地方就是母亲的zigong,从卫星地图上看,凡是被视为风水宝地的地方通常都类似zigong的形状。

    洛阳周围的大多数冈埠山岭及两条流经市区的主要河流全部发脉于嵩山,因而山水葱郁钟灵,秀气相望,龙脉水脉之宗主强健。所以有人断言洛阳“龙势强健,人物必英武俊秀”。

    从战略上来看洛阳的形局确实也不错,它北边有黄河天险作天然军事屏障,南有高耸的中岳嵩山,西有秦岭、潼关、渑池、函谷关等地势深险之所,东有咽喉要地成皋关(即虎牢关,《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处)。城郊地势开阔水土丰美,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并拥有大谷、广成、伊阙、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制高点可作军事关卡。自古以来这座城市就是兵家中原逐鹿之地,谁获得了这块天下之中的风水宝地,谁就意味着抢到了大展鸿图的锁钥。

    孔颖达说:“洛阳北有太行之险,南有宛、叶之饶,东压江淮,食湖海之利,西驰崤绳,据关河之胜,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而翼奉则称赞洛阳的地理“左据成皋,右阻渑池,前向崧高,后介大河,建荣阳,扶河东,南北千里以为关,而入敖仓,地方百里者八九,东压诸侯之权,西远羌胡之难”。

    洛阳优越的地理优势是无可否认的,但在是否选择它作为都城这一问题上,持否定意见的人却大有人在。例如张良等人就认为洛阳虽然处于领袖天下的中央位置,背山面河,有成皋、函谷等战略要地可以依仗,但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四面受敌,自古以来战争多发生在这里,他们认为把首都建在战争如此频繁的四面受敌之处是不合时宜的。

    刘病已代皇帝出巡,河南郡守名叫霍顺,此人年纪在三四十岁之间,长得也算俊俏,但过于瘦弱,听雷虎说此人才能平庸,依仗着是霍光的亲戚,才当上此职,河南境内反贼四起,而他又无能为力,不敢野战,只能守城。自从接到霍光传讯,早就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刘病已来到了,今天接到消息后早早带领手下在城门迎接。霍顺只掌管政事,军事上的事情由洛阳将军乐行掌管。乐行带领刘病已等人参观洛阳城门。

    洛阳的规模果是非比一般小城,只南城门便开有三门,中间的城门名建国门,左为白虎门,右为长夏门,型制恢宏。

    踏足城头之上,刘病已想起秦始皇就是把这些筑于战国边防处蜿蜒逶迤的城墙,接连起来而成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使中国能长时期保持大一统的局面,禁不住大发思古的幽情,心生感慨。

    这些城墙厚而高,城前的壕池既深又广,确是当时最佳的防敌设施,远处则大河环绕,气势磅礴,壮人观止。

    刘病已看着城上每隔百丈便设置一个的碉楼,赞叹道:“筑城在险要之地,实是至关紧要的事,我们的长城依山而建,本身就是易守难攻了。有如此藩屏,哪还怕敌军压境?长城就像一对巨人有力的臂膀,把这城市紧拥在它们安全的怀抱里。”

    乐行自豪地道:“为了应付敌人千奇百怪的攻城法,例如积土高临、云梯、挖地道、水攻、沿城蚁附的攻势,甚或石弹机、巢车等攻城器械,使我们曾多次修改城墙,现在不是我夸口,就算我们又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仍可随时挡他几个月。”

    接着又带他看了各种防守的兵械,如弩、戟、矛、铤、斧、长椎、长镰、长斧、垒石、蒺黎等兵器。又有各种运土载人的四轮木车,教刘病已大开眼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