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通州城墙怎么没了? (第1/2页)
1936年6月19rì。通州。 小路还准备做一件事,那就是惩戒汉jiān。目标就是殷汝耕。 殷汝耕是个rì本通,相貌堂堂,在国民zhèngfǔ里有很老的资历,有很高的地位,和汪jīng卫蒋介石都有很好的私人友谊。他在zhèngfǔ里大致是个处理rì本事物的外交官的角sè,蒋先生每去rì本,必然带他。近进十几年所有的卖国协定几乎都有他的份。 1931代表蒋介石同rì本签订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卖国,1933年代表国民党zhèngfǔ与rì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了卖国的《塘沽协定》更卖国。形成了冀东防共自治zhèngfǔ的架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是汉jiān的急先锋,须杀之以儆效尤。 小路虽然抛出了大量的旧rì文献,但是从不公开露面。如今秩序混乱,老师知道一些学生社会活动多,也不管他们。虽然忙,他还是悄悄去了通州一次。是和赵自强一起坐人力车去的。走到半路,遇到了那个神通广大的同学。 这个同学叫李昌。 李昌,在卢沟桥事变之前的两年的学生运动里是很有名的人物。后来是哈工大校长的李昌。 出了城区,已经是乡下了。三个人雇了一辆马车,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讲好了请他在城外等着,那农民不敢。小路好说歹说,有给了一块大洋,他才同意,说要远远地等着。 这季节,青纱帐已经起来了。 进了通州城,这里的市容和小路的印象大不同。根本没有城墙。原来的城门还保留着几座,看到小路失望的样子,李昌道:“怎么以前没来过?” 小路道:“没有。听说通州是有城墙的。怎么没有了?” 李昌道:“通州城有东南西三座城门,三座水门。民国十年拆了三面城墙,只留城门,民国十七年把北城墙也拆了。如今,你只能从地名里找旧rì痕迹了。” 小路道:“伪zhèngfǔ在哪里?他们的军营在什么地方?殷汝耕家在什么地方?知道rì本守备队的具体地点吗?” 李昌道:“长官公署,伪军保安队,这几个地方再好找不过了。殷汝耕家就在长官公署。” 通州城不大,虽然城墙拆了,但依稀可以看见旧rì运河水陆码头繁华痕迹。 这里rì本人很多,几乎都是平民打扮,很多rì本女人穿着和服,招摇过市。rì本商号也很多,都集中在最繁华的大街上。 花了三个小时,三人走遍了主要街道,搞清楚了rì军驻地,包括留守军队军营,宪兵队,兵站兵器部。最后,找到了长官公署附近的特务机关。 看完了,小路不作声,带二人吃了点饭,回北平去了。 进了北平,李昌道:“你是不是要抓殷汝耕?” 小路看了他一眼,道:“我知道你是谁,我也信任你。跟你说实话。这个殷汝耕,我一定要干掉他。可惜,杀他有些难度。虽然通州rì军只有百余人,但是伪军四五百人,不好办。另外,特务机关也有十几个人。我手里无兵,不好办,只能暗杀。” 见李昌不说话,道:“你们神通广大,如果能说服伪军按兵不动,我就能轻松抓了殷汝耕,甚至可以灭了特务机关。” 李昌道:“你一个人?” 赵自强道:“不,还有我。我们东大能出十六个人,都是小路同学亲自训练的。你是没看到过路同学杀鬼子,一个人对几个人,不出两分钟就胜了。一个人,几杆枪就把一汽车的鬼子干掉了。我是有信心的。” 李昌道:“如果我们再有一百人,你看行不行?” 小路道:“一百人,够了。不过,要听从我的指挥。我们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 李昌道:“rì本人大部队怎么办?” 小路道:“rì本人大部队距离这里比较远,他们主要的对象是**,就是听见枪响也不敢乱动。我们行动的时候,只要把电话线割断,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