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于芷山是怎么死的? (第2/2页)
于镜涛拿到了那张纸已经撕下了一个字,后来在死亡现场又发现了那一个字,那一块小纸片。 这个字条仿佛有魔力一般,几次想毁掉,都没下手。 他依旧相信,关东军事不可战胜的,相信民国会灭亡。就算民国不灭亡,也打不回来。因此,他不想和小路合作。 但是,他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小路手下的暗杀能力。如果不合作,势必要按照日本人的安排,做一些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哪一件事够了死刑的标准,他们会暗杀自己的。暗地里有人惦记着要暗杀你,你不害怕? 何况,这个“可免死”是路某亲笔,万一什么时候做一个免死金牌也未可知。 于镜涛是极其聪明的。他决定:合作,不要太紧密,不要‘露’馅。反正,路某也说过,如果有危险,放弃行动,保护你自己为要。 | 次日上午,孙警尉接到命令,来到于镜涛办公室。孙警尉自己觉得很‘精’明,但是因为职位低下,从来就没有和于镜涛这样大的长官解出的机会。如今被召见,很兴奋。 于镜涛很和气,慰勉几句,就让他离开了。啥也没说。 孙警尉觉得是好事,不过毕竟人家什么都没说,有些‘摸’不清路数。 不出半个小时,被科长叫到办公室,宣布调令。 再次日,孙警尉到白城公干,官升一级。 其实,调走此人是小路的主意,因为这个孙警尉的缘故,日本人对长‘春’的金店下手没收了中国人手里的全部黄金,导致多人失业,多人破产。
历史上,一九三八年秋,伪首都警察厅特务科的孙警尉,在天宝、鸿兴等金店搜集情报,在柜伙中说出‘私’运黄金的事情,就报告特务科长安井,又由伪副总监田村仙定报告伪总务厅,最后发展成一个大案,没收长‘春’市各金店的黄金五千余两,多人判刑,多人失业,全东北黄金被日本人一家控制。 小路知道,没了这个孙警尉,日本也一样找的出其他的张警尉王警尉,来把金店的金子没收,这样做,无非是考验一下于镜涛的诚意。 同一天,伪满报纸上发表新闻,于芷山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死在家里。 报纸上还发表了文章,对于芷山给予高度评价。 | 小路没有强迫于镜涛为自己搞情报,因为如果他不愿意,情报质量不会很高。不过,他觉得一定要把他拉下水。 原因很简单,由于小路的到来,伪满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事情已经难以预测了。电脑的资料只能做参考,细节不准了。 得到暗杀小组成功暗杀于芷山的消息后,小路和李森,林猛,赵自强,马仲武,林崇文一共六个人继续开会。四个人商定了几件事: 首先,林猛调动到白城齐齐哈尔嫩江一带拉起一只队伍,争取在‘春’节之前把这一片的伪满基层组织清除掉。马仲武从吉林市调回新京,担任吉林分队的队长,李峰负责吉林市这一片的工作。 这片地盘是李森以前看中的,可惜因为当时的战略重点不在那里,李森的部队方向改为哈尔滨到锦州一线。现在先遣队人手富裕,西部的军队可以组建了。 林猛起家的队伍也是一千人。 其次,赵自强调任伊‘春’常务副市长,专‘门’抓人事安排和组织安排。王才也调过去主抓财务和物资管理生产建设。张勇从大连调回来负责辽宁分队。如今辽宁分队顶着伪满的高压,在几乎所有的工厂里都发展了组织,在几乎所有的县都有地下组织。 第三,整个先遣队要抓紧积累过冬的物资,特别是衣服弹‘药’和粮食。要准备好,鬼子可能在秋收的时候讨伐。 第四,三个分队要注意人员安全,发展在伪满政fu的里内线,搜集情报,迎接可能到来的严峻的局面。 最后,队长路小明负责伊‘春’警备,人才培养,以及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会议开完,几个人很振奋。当初区区几百人来到关外,发展到如今,成绩很大,远远大过以前的预期。 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根据地,有大大小小十几片武装割据的地盘,手里还有大量的土地,以及把土地分出去获得的民心。从人数看,如今光武装力量就有八千人以上,非武装力量以及根据地人口有十几万。 先遣队对于东北的抗战格局帮助也很大,帮助东北义勇军重新崛起,纳入组织的管理之下。最重要的,是在物资上,通讯上军事上帮助了抗联,使抗联的力量有了很大的增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