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不好,他要打开通海阀 (第1/2页)
东北的伪军参加淞沪会战,这是历史事实虽然具体人数不详,但是,在多个文献中都看到过,虽然只鳞片爪,但这件事可以肯定。比如说1937年9月21日,顾祝同致何应钦电中提到“罗店方面:攻击苏村以北之敌,约五六百名,系东北人”。 再比如,1937年9月26日有电文中再次证实“松井续向东京求援,已经陆省批准,由伪满‘抽’调驻扎营口、凤城一带最‘精’锐之‘芷山部’警备队一万二千人来沪”。 另外,何应钦在1120号密电中也提到“伪满于‘芷山部’四千余人,昨晚在杨林口、狮林登陆”。 因为文献少,目击者亦不多,可以推断,参加淞沪会战的伪军数量很少。朝鲜伪军可能都比东北伪军多,当时中国战场上大量的车夫,辎重兵都是朝鲜人充当的。 就是这不多的参战伪军,给日本人以狡辩的机会。 在1946年8月,南京大屠杀的主犯谷寿夫被引渡南京进行公审。谷寿夫狡辩:“在双方‘交’战炮火纷飞的情况下,有些非战斗人员不幸为流弹所中,这也是战争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本人对此感到抱歉。” 他还推责任说:“进入南京后,全部的满洲**人首先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表现了极端的集体仇恨”。 谷寿夫辩解:在南京战役前,皇军从没有大规模的屠城,原因是天皇和军部颁发的军纪中有“遵守国际公约,不屠杀平民”的条款,而正是满洲**人参加了皇军部队,他们就积极地杀人屠城,就像三百年前侵略中国的鞑靼士兵。 日本人把他们犯下的很多罪行,都推到朝鲜人,台湾人和东北人身上。这一点都不罕见。 这叫什么事儿。而这一点事叫小路赶上了。 | 次日,警卫们把情况‘摸’清楚了。这艘船运了很多辎重物资,包括粮食枪械,在上层船舱运输他们这一千人,目标是上海。 ‘cao’纵船的人员是朝鲜人和日本人,船长是日本人。 有个问题,就是这个团里有一个日本军事顾问,他手下有十来个鬼子兵,如果夺船,一定要先解决他们。 小路对王三泰道:“我计划劫持这艘船,带领其他伪军动员起义,扣押船员,然后把船开到上海南京一带,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具体行动,今天晚上到我的船舱里开会。我们计划得周密一点。最重要的是熟悉船上的地形,想好了作战要点。” 第二天,风‘浪’很大,大家大多数晕船,一千人几乎九成晕船。船员们还好,这些士兵几乎想跳船。 到了夜里,风小了。 兵船的顶层有十几间房间,团长日本顾问有单间,几个连长合住在一个比较大的房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房间里住着九个日本兵。士兵则住在下两层的大通铺里。再向下就是货舱了。平时搜锁着,没人出入。 九个日本兵虽然有些累,但是都没晕船,可能是因为他们以前在海船生活过。不过,船颠簸得厉害,他们也睡不好。好容易船稳了下来,刚刚睡着,有人敲‘门’。接着,‘门’开了,十几个警备军士兵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毛’巾,嘴里说着:“‘毛’巾来了。” 鬼子不理解那‘毛’巾干什么,正疑问,只见那些人把‘毛’巾掀开,‘露’出了里面的手枪。两个鬼子掏枪,被狠狠地砸了一下,昏倒了。 警备军里面带头的道:“捆起来。统统打晕了。快!” | 过了一会,几个人到了三营长的房间,接着,三营长和两个警卫离开房间,来到团长的房间。 过了一会,传令兵传命令,召集连以上军官到团长隔壁的会议室开会。 一会,人到齐了,二十多人个人把个小会议室挤得满满的。主位有两个人,一个是于团长,并不讲话,一个是三营长。 人到齐了,一个人问道:“团长,开什么会?” 于团长不回答,看了看旁边的三营长。三营长道:“各位弟兄们,我宣布一件事情,大家不要吃惊。第一,我现在接管这个团,正式成为这个团的团长。第二,我决定带领大家走向抗日的道路。以后的计划,我会逐步告诉大家。好。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都愣住了,一个人道:“三营长,你没病吧?” 小路笑了:“你看我象是在开玩笑吗?” 另外一个人:“王营长,你不是想找死吧?你要想清楚,现在是什么人的天下。”他就是那个日本顾问。 小路道:“这艘船现在是我的天下。而这艘船行走在中国人的海域里,这是中国人的天下。中国人的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