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章 癞蛤蟆趴脚面 (第1/1页)
再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如明朝这般对道德伦理如此重视了,甚至已经到了变态的严苛程度,其中,又尤其以官员表现最为明显。 比如张居正,哪怕权倾天下,父亲去世夺情,仍旧为天下人诟病,说他不孝,若非皇帝太后依赖过甚,强行保他,仅此一事就足以断送他的政治生命。后来他虽然夺情成功,可等他去世后万历清算他时,很少有人为其出来说话,其中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夺情之事。 听起来好像和张佑现在遇到的事情没关系,其实不然,两者有异曲同工之根本明朝做官,必须得人品上毫无瑕疵,只要你符合道德规范,能力反倒是次要的哪怕你十恶不赦,哪怕你贪婪好色狂妄,表面上,你得装的道貌岸然。 你可以不屑,但你若触犯,就惹到了众怒,众口砾金,尤其是来自于道德方面的指责,读书人都要面子,没几个人能受的住的。 再说说为什么龙家务这些人如此嚣张,首先,不要受满清影视剧影响,明朝等级观念虽然也十分森严,但朱元璋出身草莽,对百姓确实不错,所以,在他后代子孙的治理下,并未出现满清治下那些腿软头重的奴才,人们奴性并不重。 其次,还得说朱元璋,他将科举定为唯一的仕通路,到万历时虽然已有松动,读书人地位却仍旧非常高。 但并不是想读书就能读书的,尤其是农家子弟,起码得经过三代的积累,才有可能允许一个孩子不事五谷,专心读书,最后入县学,入府学,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 这是一个耗时漫长且费用昂贵的过程,期间免不了四乡八邻的周济,才能得以顺利完成。 当你终于跳过龙门,出仕为官时,总得回馈帮助过你的那些人吧? 经过漫长的时间,便演变出一个无形的规矩,官员老家来人,一定要好好招待,尽力满足他们的愿望,你要敢把他们撵出门,传将出去,无数恶名便会落在你的头上,虽未必因此丢官,想要上进,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其实绝大多数百姓还是善良淳朴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尊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找上门的,对于这些人,当然是能帮就帮,还毫无怨言。 可李老实他们这些人就十分可恶了,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简直无耻到了极点,听了李氏的话,张佑当场就有将他们轰出去的冲动。 李妍就是因为太过了解他,这才急忙提醒,生恐他不管不顾捅下篓子。 “特么的,真是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它腻歪人!”张佑冷笑着骂了一句,挥挥手,赶苍蝇似的说道:“算了,不管他们了,不就一顿饭吗,直当打发叫花子了。” 说着面色缓和下来,笑问李氏:“外婆,郑爽那小子如何,见到他了么?” “见过两回,银号事儿多,忙的他前脚跟打后脚跟,每次去看我都是放下东西就走,说不了几句话。” 李氏语带抱怨,神情却缓和了下来。 平谷的银号由郑爽经营,业务开展的不错,张佑琢磨着再锻炼他一段时间,就把他派到南京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