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21.翻脸不认人和翻纸条看到熟人? (第3/3页)
家凭啥帮我。”白晃的脸上,闪烁着一捡到钱就上交的小学生才有的纯洁,那种诧异之至的表情,让矿老板不禁怀疑起自己的智商和眼光来。 “这倒也是,听说梁普军这个人不太好打交道,你个儿又邪里邪气,怎么可能混到一起的。”于德宝摇摇头,也觉得自己的思路太过发散了。想了想以后,他又把话题扯回这次要去的希望你也算个小老板,就没有想过,搞点儿类似修桥铺路的善事?” “我又不是tongguo不法经营发家的,不过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洗清罪孽。不过于叔你嘛,的确需要多付出一下。”白晃打了个哈哈,虽然嘴上不着调,可在心里面,却认真考虑起了于德宝的建议。 当然,如果自己真要捐款,那这钱一定得找个人来专门负责,专款专用。 …… 在盘山道上开了两三个小时,然后又钻进一片高山峡谷里面,村村通公路在这里就到头了,不过按于德宝的说法,差不多还要走一个钟,才能到那所西江最偏远的小学校里面。 “以前还真是不知道,我们西江也有这么远的学校。” 白晃抓抓脑袋,对于长达近四个小时的路程,表示了明确的惊讶。 “这还算是好的,以前没有修乡村公路的时候,到新山那边的长坊乡小学,差不多要6个多小时,跟从西江到武汉也差不多了。现在公路一修,下到各个乡镇也都方便不少。”于德宝就感慨着。 “比我们现在去的魏家口还要远?” “远得多,不过那边主要是远,一路上地质情况还都可以,所以能够把公路修到乡上面。魏家口这边就跟你们楠木坳一样,都是山连山,最基础的乡村公路都修不进去。”于德宝给德鲁伊科普。 “这也不奇怪,要是从地图上看,这边和我们楠木坳是同一条山脉,他们在西北,我们在东南而已。”白晃打了个哈哈,顺势显摆一下自己的地理知识。 在颠簸的乡村土路上,艰难驶完最后一段旅程后,两人来到了西江最偏僻的乡镇之一,魏家口乡里面。 这里还保留着典型的鄂西南乡村风貌,一大半建筑都是泥胚墙青黑薄瓦,能盖一栋两层的红砖小楼,就算是生活水平中上档次的人家了。 于大老板也没耽搁时间,到了这里以后,就直奔乡小学而去。在这个高山乡最北边的地头,白晃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偏远乡镇的小学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非常鲜明的对比,教学楼和水泥cao场还显得比较新,虽然只不过是一栋两层的白瓷砖面建筑,和一个比标准篮球场都要小上一圈儿的水泥场地,但和另外三两栋建筑比起来,就实在是好的太多了。 “那边是干什么的?”白晃指着破败建筑中的一个问道。 “老师的办公楼,旁边没有粉刷的红砖房是教师宿舍,那边那个单独的一栋是学校厕所,后面是分给老师们的猪栏。”于德宝如数家珍。 “晕,教书育人的老师还有工夫养猪?” 于大老板瞪了德鲁伊一眼:“一看你就是何不食rou糜的家伙,老师就不是人就不用补贴家用了?再说老师没有时间,老师家属去养行不行?” “嘁,你还好意思说我,怎么不干脆多投点儿钱,把办公楼宿舍楼厕所也都新修一遍?” “嘿嘿,你这种自己一点儿力气都不出,还有脸说我的底气,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懒得跟你废话。”于德宝横了德鲁伊一眼,径直往教师办公楼那边走去。 到了校长办公室,里面一个五十多岁的五短身材男子,一瞅到于德宝,立马就脸上堆着笑迎了出来:“于总啊,真是稀客,有小半年没来我们魏家口看看了吧?快请进快请进……咦,这位是?” “哦,我的一个小朋友,也是来献爱心的。”于德宝直接帮白晃坐实来意。 “噢,原来也是老板,真是太年轻了,没想到啊!”五短校长瞳孔暴跳了一下,赶紧热情的冲白晃打招呼。 晕,这么年轻,富二代吧,差点儿以为是于老板的儿子。 白晃这会儿也在心里犯嘀咕。晕,这种形象,还以为是大街上卖炊饼的呢。 很显然,两人都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不过白晃终究是大善人财神爷,所以这位校长很快就把那些惊讶抛到了脑后,脚不沾地的忙着招待起来。 没办法,学校财政光靠教育拨款可不顶用,能不能有点儿外快,全看面前这两位。 “唉,还好于总来的及时,你们是不知道,上上个星期,也有一个看起来七老八十的老人家,跑到我们学校说是要捐款。虽然说那个老人家一看就不是有钱人,但有这种好事上门,总不能说把人往外赶对吧?”校长一个劲儿地叹气,脸上的表情非常复杂:“而且老爷子还的确留下了五千块钱,说是三天以后再把大头送过来,结果我们这边连包工队都联系好了,他老人家却找不到人……” 说着说着,校长的声音小了下去,不过眼睛里那种略显尴尬的眼神,却牢牢盯在白晃两人身上,说什么都不挪开了。 “还有这种事情?”于德宝跟白晃对视一眼,大感这个世界无奇不有。 “怎么没有,两位老总看,这就是那位老人家跟我们签的约定,说是他的捐款只能用到老师办公楼,宿舍,或者是购买健身器材的用途上面。” 白晃凑到五短校长伸过来的纸条上,目光一扫,顿时就见了鬼似的眼皮一跳。 纸条上的这个名字……(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